位於早期東大墩街附近與中山路交叉口、現中山路114號的丸山商行(丸山呢羢行,1954年甲午年送的匾額) (據稱係以製衣發跡,總督府登記商號有一:丸山吳服店,1910年就有登記商號的紀錄)所在的吳家竟然也是火車站後站木造連棟倉庫所有人,這是今天文資審議的意外發現。
丸山商行創辦人吳松柏生有九名子女,以25年次吳澄清為首的兄弟姊妹4男4女,至今尚有6人以中山路114號丸山商行建物為戶籍,且皆為三山企業的股東,顯然家族向心力頗強,反而是老大吳澄清以台北市大安區為據點,身為台灣石化合成公司董事長,與國民黨關係密切,事業做很大,3女吳淑楣則以新竹市竹科附近為據點,嫁到外地。
後站木造倉庫建於日本時期,推測是蕭森玉(蕭松山先生的父親)四兄弟首建為鐵工廠,後來轉手吳家(吳松柏或吳澄清,這部分還要查證)另作他用(可能1973年才分割土地?),據聞有一段時間是作為橡膠工廠,倉庫定著土地有兩筆地號,復興六小段4-6與4-8,面積283平方公尺,台中文史復興組合於2015年5月就提報倉庫為文化資產,至今尚未完成審議程序,屬於列冊追蹤項目。
個人很好奇,在一大片日本人擁有的鐵路特區土地中(面積超過10公頃),除了軍方、鐵路局及糖廠等大地主外,怎麼會跑出蕭森玉家族(復興路4段241-1號)及吳松柏家族(233巷14號)上百坪住宅區私人土地,且藏身於日本時代就完成的鐵路宿舍之中,倉庫沿著中南線鐵軌而建,這裡是否隱藏著已經被遺忘的產業發跡與轉型的空間故事?這是蕭家與吳家從後站進到前站發展的前哨站嗎?為什麼兩個家族在戰後紛紛選擇在前站發展事業,後站的產業設施幾乎呈現停擺狀態,直到今天?
中山路吳家經營的丸山商行故事從何談起才有機會抓到時代的脈絡?吳家兄弟父親吳松柏(1913-1994)在台灣紡織業佔有地位,創立富山紡織染整等企業,吳松柏(Poet)擔任台中扶輪社第23屆(1977-1978)年社長時,秘書就是前台中市長林柏榕(1936年次)。這處後站破舊木造倉庫有可能是吳家事業的發跡地嗎?即使如此,吳家後代已經選擇將其荒廢了,非地主的我們還能多講甚麼? 來自鹿港的吳松柏之父,如果按照年代推算應該就在東大墩省城建設年代前後,他有參與省城的建設嗎? 還是他的父親是等到日本人選定台中為中部商業與行政中心之後,才從鹿港移居台中,尋求新的春天。
看到現場只剩下破舊的日治倉庫,保存與否,價值何在,實在令人頭大。
附加一下: 中山路126號張姓年輕人,土木背景,三年前來到此地,整修了木造與磚造屋,開起了綠豆沙商店,算是很有趣的插曲。
附註資料:
- 吳家二代的老大吳澄清,25年次,成大化工、東京大學工學博士,曾任教台大(教過自己的弟弟),現任台灣石化合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於台灣化學科技產業協會2016年大會獲頒傑出領導獎,台石化是一家資本額30億元,成立於1982年,員工數240人的中型公司,總公司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石化工廠位於高雄林園(是不是國民黨產一環,有待查證)。也是彰化銀行董事及新光金控監察人。父親吳松柏是台中的紡織業世家。早期從鹿港來到台中發展,吳澄清早年在台大土木系任教之前還擔任過救國團團委會主任委員。後來,台灣氯乙烯公司成立,蔡辰洲擔任董事長、吳澄清擔任總經理。吳澄清與陳由豪過去都是國民黨大老徐立德擔任負責人的「中加投資」公司大股東。
- 吳家二代的老二吳澄敏,27年次,畢業於台中一中,之後可能活躍於美國華府地區,以下是台中一中2005年校友會得獎紀錄,當年度得獎人還包括台中市前市長林柏榕先生。
[大華府地區吳澄敏學長榮獲二○○五年社會貢獻類傑出校友,為台中一中大華府地區校友會增光。二○○五年台中一中傑出校友分別為:一、學術成就類:羅銅璧、陳楷模、廖一久、陳維昭 二、公職服務類:房金炎、吳澧培、陳孟鈴、施啟揚 三、藝文體育類:陳慧坤、巫永福、呂泉生、廖德政、陳千武、林懷民 四、企業經營類:許雲霞、張伯欣、鄭崇華、黃茂雄 五、社會貢獻類:蔡煒東、林柏榕、吳澄敏 六、捐獻贈與類:陳亭卿、張啟仲、許秋滄 ]。
根據吳澄敏的自述:
我們家先祖從福建跨海遷移到台灣後,安居於鹿港超過百年。後來從祖父起遷居台中市。家父是獨生子,在艱辛的環境下創業有成。所以我們兄弟姊妹九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中學是台中一中,畢業後上台灣大學機械系。來美考進布朗大學研究所修習材料科學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就業進入海軍研究所,從事陶瓷及多性能材料之研發。著有學術論文近百篇,並曾獲得美國國家專利。也因此受到美國陶瓷學會之肯定獲頒受陶瓷學會會士之榮銜。八十年代獲邀參加在台北舉行的國家建設會議,將所學貢獻,為國內科技提升稍盡微力。 我結婚後和內人鄭芷英在華府定居三十餘年。小女也已成家並育兩男。女兒一家就住附近,看他們溫馨洋溢,我們都為他們高興。這些都是內人對一家人的辛勞照顧的結果。我是非常珍惜內人的默默奉獻。 女兒小時,為了她的中文教育,我也逐漸地在餘暇參與僑社工作。當過中文學校校長,並進而獲選為一百所會員學校的中文學校協會為會長,為海外傳薪略盡綿薄。在一系列的各種活動中也結交了很多知心好友,可說是最欣慰之事。也因此有機會和多位同好共同創辦中文華府郵報,當過社長,為宣揚中華文化而努力,也服務大華府地區十餘萬僑胞。進而成立領袖營選取華裔優秀大學同學,培育為僑社繼起的領袖,前後有兩百來人接受過訓育。 在這段期間,大華府地區的傳統僑社和新移民僑社,沒有太多的來往,似有鴻溝存在。居僑社領導地位的美京中華會館,有意突破此種情形,乃邀請我加入會館當義工服務。透過各種活動慢慢地消除了中間的隔閡,現今的僑社不分老、新融洽和諧有如一家人。而我在工作的兩年後,獲選為中華會館五十年來的首位台籍主席。當然最重要的是維護僑胞的權益,謀取僑胞的福利,進而進行國民外交,為祖國出力,並把僑社帶入美國主流。僑委會也延聘為僑務委員,繼續為僑胞爭取更多的福祉。
- 吳家二代老四吳澄郊,40年次,中一中畢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博士,他曾於2015年5月26日投書自由時報反對中山路人行步道計畫:
吳澄郊 (曾任公園里18鄰長)
「台中市台灣第一省城適居方城中山路人本環境改善工程計畫」?
這是台中市政府都發局要推行的一項計畫,你看得懂嗎?穿越文字的迷霧,此計畫的實質內容是:取消中山路兩側停車位,原停車位處改成人行步道。
令人不解的是,中市都發局一直宣稱「以人為本」,但是放著騎樓不走,頂著太陽、冒著雨、與車爭道,這是「人本」嗎?再者,漠視住戶、商家之「異」見,以預算已過為由,硬要沿路住戶接受,這種只有欺壓沒有溝通的態度,符合「人本」精神嗎?假如都發局認為在馬路兩側劃出人行步道的做法,是建立「以人為本的行走環境」,那也「應該」一體適用,全市通行。否則,請說清楚為什麼是這一街道狹窄車流量大,而商家賴以生存的停車位本就嚴重不足的中山路段?
自從反對的住戶、商家掛上「堅決反對中山路行人步道」的抗議布條後,各種干擾動作陸續出現,環保局甚至恣意拆除掛在騎樓柱子上的布條(廿四日,星期日,大雨中)。連掛個布條在自家騎樓柱子上表達意見都不能容忍,還侈談「人本」!詭異的氛圍蔓延,令人不安,到底是「誰」一定要執行「人行步道」?
去年政黨輪替了,胡志強離開,林佳龍進駐,這個計畫還是硬要推行。我們依然不明白,可以走騎樓,為什麼還要花公帑削減只有十米的馬路在兩邊舖人行步道?想起一百年前的中國歷史,軍閥來來去去,番號有別,一樣踐踏土地,搶奪農作物,百姓無語,真是悲涼!(作者為台中市中山路居民)
吳澄郊是台灣沛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成立於1995年,資本額8億元,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營業項目包括:積體電路、電晶體、發光二極體數字顯示板、發光二極體顯示燈、液晶時鐘蕊、光電晶體、合成電路、薄膜電路、厚膜電路製造加工買賣業務。
吳澄郊也是三山企業公司負責人,該公司成立於1969年,資本額240萬元,公司登記在中山路114號,營業項目: 1﹒帆布、棉布、布疋、燃紗、簾布工業用布類染織加工買賣及零售。2﹒棉麻化學纖維紡織染整加工買賣及零售。3﹒書包、雨帆、被服、雜布暨上項各種製品加工及原料買賣。4﹒租賃業務。5﹒各種樂器之製造加工及買賣。6﹒前各項附帶業務之經營及投資。股東就是兄弟姊妹們,顯然是家族企業的延伸。
吳松柏(1913-1994),字伴鶴,大正二年(1913)十月十五日出生。松柏幼承庭訓,聰穎過人,天性至孝,照顧不良於行的父親。松柏雖受日本教育,仍勤習漢學,研究中國文化,詩詞造詣甚深。
松柏年輕時從事商業,創立丸山商行,勤奮努力,白手起家,以誠實經營為原則,因此業務蒸蒸日上,在商界樹立良好信譽。之後又創立富山紡織染整公司、真善美股份有限公司、三山企業公司,投資事業邁向多元化,建立穩固的事業基礎。
松柏熱衷金融事業發展,民國五十三年(1964)起,分別擔任臺中市第一信用合作社監事、監事主席及理事。並於民國六十五年(1976),擔任國泰信託投資公司董事、國泰信託關係企業慶誠公司董事。松柏亦熱心服務社會,曾任臺中市布商公會理事長、臺中市商會常務理事、臺灣省商會聯合會常務理事及各公會顧問。
松柏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擔任鄰長四十多年,服務鄉里任勞任怨。且曾任吳姓宗親會理事、省立臺中女中、臺中師範附小家長會長等職,捐款助學從不後人。
松柏加入國際扶輪社,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曾擔任臺中扶輪社社長(1977-1978)。
松柏一生奉持佛法,信念堅定,對佛教慈善事業捐輸甚多,頗受各界尊敬。曾擔任佛教慈善事業基金會榮譽董事、財團法人臺灣省臺中市大覺院常務董事、臺中市寶覺寺大佛籌建委員會主委。松柏為籌建大佛而南北奔波募款,終於完成彌勒大佛的建造,並親題「皆大歡喜」於佛座,成為臺中市名勝之一。
松柏更致力於宏揚詩教,曾連任臺中市芸香吟社社長三十多年,並任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名譽理事長,出席第五屆及第七屆詩人大會,担任代表團顧問,並榮膺世界桂冠詩人榮銜。歷任中國詩文之友雜誌社副社長,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委員。
松柏常寫詩,其作品收錄在《臺中詩乘》。如〈促中市興建孔廟〉:
文化城中瑞氣凝,宏揚吾道萃詩朋;萬人聖廟呼興建,一脈斯文誓繼承。嘆鳳嗟麟懷道統,說仁唱義作規繩;佇看殿宇竣工日,鼎盛香煙國運興。
〈初冬登九九峰〉:
炎峰九九仰崔嵬,霜後登臨眼界開;拾級且攜靈運屐,沿途纔放壽陽梅。樓臺隱約寒林外,薑荻飄零濁水隈;信是中興新氣像,凌宵吟幟樹南陔。
〈卦山風光〉:「佛像莊嚴聳翠微,定軍嵐影肚溪磯;當年黑虎旗何在,惟見雲霞伴鷺飛。」及〈大墩秋獲〉詩云:「萬敏金風九穗飄,東墩收獲湧人潮;豐登定是中興兆,指日王師復漢朝。」
松柏精於書法,曾獲大日本書藝院頭等獎,以及日本曾東書道會主辦的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中日親善書畫展覽會頭等賞獎,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貢獻甚大。民國七十年(1981),榮獲世界藝術文化學院名譽博士。又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榮獲教育部長獎。
松柏與林月娥結婚60年,伉儷情深,育有子女9人,皆有所成。長子吳澄清,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曾任教於臺灣大學化工系,及擔任合興石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石化合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次子吳澄敏,美國布朗大學工學博士,服務於美國海軍研究院,曾獲美國材料學會科技獎、美國海軍研究傑出科技獎。熱心僑務工作,曾任美國華盛頓地區中文學校校長,兼任華盛頓中華會館主席,為我國旅美僑領。三子吳澄州,美國布朗大學電機博士,任職全球最大電子連結器AMP 公司經理,擁有八項雷射應用的世界專利權。四子吳澄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擔任合興石化公司總經理與臺灣石化合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美國杜邦公司研究員,在合成技術方面有傑出表現。
松柏曾獲模範家庭榮譽,民國七十六年(1987),又獲選為臺中市模範父親。晚年身體仍健朗,終日忙碌公事。民國八十三年(1994)三月五日逝世,享壽82歲。
引自: 台中市志,2008年,人物志,頁285-28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