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年底的新聞,台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的豪宅主開始認賠殺出,這是警訊,也是轉型的契機。

我在臉書寫著:

今年滿30歲的七期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已經進入全面完工期,該有的公共設施皆已開闢完工,算一算已經有70多棟大樓進駐了(15棟商辦、61棟5,057戶住宅),如果可以在人行動線空間及行道樹做些調整,外加已經完成的幾十座公共藝術品稍加故事化,或許還有保值的機會。

甚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重新檢視已經存在台灣都市的街道空間,包括道路汽車優先,占用文化是否影響道路兩側的人行與自行車行空間,道路下方的管線佈設是否合理,道路上的植栽種類、高度與分布是否重新調整,道路兩側的建築物進出動線、車行動線,開放空間是否還有調整的空間,道路兩側的公共藝術品是否只是單調吸引灰塵的物件等。

這些議題皆可以重新檢視,最核心的議題就是: 佔領道路,找回人本的都市空間,唯有如此,新市政中心及開發完畢的建成區才有機會找到春天,還沒有進入開發的新市區才能避免同樣的錯誤。

殊不知,台灣都市長期處於公共空間缺乏的宿命,6/4比重代表私人使用分區的面積遠大於公共設施用地,加上部分公共設施用地長期沒有徵收利用,導致這個比重在很多都市其實處於7/3,甚至8/2的比例。因為充斥私人空間,在領域感的驅逐下,外人進出經常受到限制,防禦性空間到處都是,而道路則是都市公共空間中比重最高的項目,有些都市道路的比重甚至高達一半以上,也因此唯有從道路下手,才有可能找到人本都市的新樂園。

巴塞隆納透過大街廓計畫,嘗試降低空汙的影響,找回人行友善的空間,紐約市公民團體則在本來設置停車格的小空間上鋪設草皮,放置桌椅,喝起咖啡,這些行動在本質上就是佔領道路,尋找新都市生活的創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