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島兩國 One Island, Two Countries

位在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島上有兩個國家: 海地與多明尼加,這個島面積是台灣兩倍大,總人口規模也與台灣相當,但是卻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體。

西邊的海地共和國除了阿拉瓦克族原住民外,15世紀末以來就遭遇西班牙殖民統治,直到17世紀末被割讓給法國,幾百年來處了外人消滅本地人的社會困境。西班牙與法國統治遺留龐大的社會遺產,即使在獨立建國後依然揮之不去。1804年獨立後到1915年之間,竟然換過90多個統治者,沒有人想過這裡的人要甚麼,只想著,我們要甚麼。二次大戰後政局依然動盪不安,即使2010年的大地震,死傷慘重,還是無法喚起有效的治理體制。也因為如此,海地人只能依靠跨越國境方式與多明尼加做生意,換取微薄的津貼。

Johnny Harris於2017年10月17日發布的Divided Island影片呈現了這樣的無奈與兩國人民之間的無情與殘酷。

東邊的多明尼加共和國,面積比海地約大兩倍,人口規模相當,原住民人種與海地算是同源,同樣地也在15世紀末被納入西班牙統治版圖,直到18世紀末才興起獨立自治的掙扎,只是命運多坎,法國、海地、自己人、美國陸續入住此地,直到二次大戰後,國內政情才在美國擔心多國變成古巴第二的考量下,進入相對穩定態勢,該有的現代化設施也逐年推動,第一大都市聖多明哥也建置了地鐵系統,成為拉丁美洲少見的現代化都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要問,西班牙島上的兩個國家為什麼不能互惠、互助呢?情勢為什麼會促成多明尼加國會在2010年通過可回溯的移民法,將世居的海地黑人趕回他們陌生的國度,這種人間煉獄般的對待,情何以堪?

一國兩制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在台灣,我們有一個創造於1970年代的土地管理制度: 都市計畫區及非都土地,在都市計畫區內,所有都市發展用地搭配公共設施用地,並且以非都市發展用地,農業區與保護區等作為外圍緩衝區。在都市計畫區界線之外,我們將其通稱為非都市土地,一個很奇怪的名詞。兩者的比重約13:87,都市計畫區可以容納2500萬人,非都市土地則沒有計畫人口,但是現實面則有500萬人。

這一條線多年來在台灣社會有深層的誤解,都市計畫區土地比較貴、非都市土地因為管理鬆散,所以充斥很多的農地工廠及個體自由創作使用。在多數情況,一個行政區,鄉鎮市,硬生生地被切成兩大半,甚至三四塊,整體計畫與管理人力則少見。

國道三號烏日交流道下來,很多人會以為來到烏日工業區,因為交流道出口附近充斥著超過600間大小不一工業廠房,這裡就是所謂的非都市土地特定農業區,優良農田上到處種植工廠,有些工廠甚至還直逼上市公司規模,擁有自己的私人俱樂部與廚房,只是夜深人靜之時,這裡的8米農路立即讓人知道,這裡不是都市計畫區,因為燈光暗了之後,農地上的工廠並沒有公共設施用地的陪伴,很孤單,很落寞,也很低調。

怎麼辦? Prospect

畫線工程是人為干預,歷史上的偶然造成了很多的必然,海地與多明尼加的愛恨情仇,短期內不會消失。進行中的台灣國土計畫,真的能消彌都市與非都之間的鴻溝嗎?

 

一國兩制.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