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然發展區與計畫發展區最明顯的差異在於街廓的方整度,自然發展區通常沿著地籍界線開展建築行為,因為地形與地勢等差異,自然發展區的鄰棟界線可能形狀不一,個別使用者的進出動線不一定與主要道路有直接關係。

反之,計畫發展區則以棋盤式或者放射性街廓為本,街廓與道路通常關係緊密,房屋使勇者進出基地內外相對容易。

三條線: 地形、地籍線與計畫樁位線如果各自為鎮,加上既有道路與計畫道路若存在落差,都市計畫的實踐就變得困難。

台中市區原則上可以分成三大區: 老市區、重劃區與非重劃區,老市區包括東大墩街、南屯老街、西屯老街、北屯老街及外圍鄉鎮市舊市區,這類街區發展已經超過百年,既有紋理與原來的農業社會型態相近,地籍線相對複雜,除了東大墩、豐原、后里等市區改正計畫區外,多數仍存在既有道路主導開發行為的現象。

從1965年陸續出現的重劃區建築行為多數在方整基地上完成,非重劃區則靠運氣,區內主要道路出現時間如果較早,可能會有些許方整的開發行為,當老舊地籍線整併出現問題時,很多的建築行為只能自力救濟,產生的建築形狀多數令人嘆為觀止。

如果建立都市空間秩序有其意義與功能,非重劃區及老舊市區的改建行為可能需要在公共設施用地專案檢討之際,進行必要的空間微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