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這樣的新聞,讓人從不同角度看到台中另一面。

我們住在台中,每天製造上千公噸的垃圾,這些垃圾分別由台中市環保局垃圾車及民營垃圾車拉到三處焚化爐(烏日、后里、南屯)焚燒。

對市民我們而言,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我丟你收。

但是,多數的我們根本不清楚,這些收集垃圾的垃圾車群與焚化爐運作如何有效結合。

事實上,除了環保局幾千名清潔隊員外,台中市還有為數更多的民營公司拉著垃圾車收集各大樓社區的垃圾桶,這些民營公司為何存在?他們受到甚麼樣的待遇?

垃圾是都市必要產物,真的要好好面對之。

2021年8月29的新聞標題很聳動: 烏日焚化廠外垃圾車天天等10小時 司機崩潰-只能尿在寶特瓶

台中烏日焚化爐疑似垃圾消化不及,長年出現數十輛垃圾車在路邊大排長龍只為了等待入廠倒垃圾景象。垃圾車司機常得在車上一等就是數小時,甚至逼近18個小時,「尿尿也只能尿在寶特瓶裡面」,苦不堪言,司機無奈向媒體投訴,希望有關單位協助解決此問題。

市議員陳世凱表示,目前垃圾車進烏日焚化爐傾倒廢棄物都是採公部門垃圾車優先,之後才民營垃圾車,已經建議環保局,在公部門垃圾車入廠空檔,消化幾台民營垃圾車進廠,並且請公所協調時間公部門垃圾車分流,不要全等到公部門垃圾車入廠後才放行民營垃圾車入廠。

司機透露,民營垃圾車通常都要等到焚化廠通知後才能入廠,但是每每一等就是10幾個小時起跳,吃飯、上廁所都成問題,對每個司機來說都是種煎熬。

等待進廠焚燒的民營垃圾車群

▲烏日焚化廠外垃圾車日日苦等10多小時,司機崩潰「只能尿在寶特瓶」。(圖/投訴人提供)

這種畫面,你我有感嗎?

首先,我們要問的是: 這是焚化爐規劃設計階段預期出現的現象嗎?當初預估的進出車流、進出時段及公私分野,合理嗎?

其次,假設這不是預期出現的現象,當我們面對這種現象的時候,我們能做甚麼?在路邊設置流動廁所真的是好方案嗎?

第三,如果這是長年存在的問題,烏日焚化爐廠長會這麼顢頇嗎?台中市清潔大隊長、環保局長、台中市長,何以會如此無動於衷?

最後,垃圾清理是台中市政府完全責任,還是民營市場應該分攤的工項?中間有任何模糊空間嗎?

台中垃圾知多少: 政府 V 民間

根據台中市主計處統計,台中市2019年一般廢棄物產生量達120.08萬公噸,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為1.171公斤。進一步細分,一般垃圾62.08萬公噸、資源垃圾為52.79萬公噸。當年度垃圾焚化量62.51萬公噸。廢棄物清運處理單位人員達3,940人,清潔車輛數1,878輛。民營市場力量多大?誰統計?上下限區間在那裏?費用合理性,誰監督?

這是一個嚴肅問題,誰來回答: 公營垃圾收集與民營垃圾收集比例,誰來定?誰來執行?誰來落實?

這是2021年初的報導: 台中市三座垃圾焚化廠的處理量與進場量2019年呈現「死亡交叉」,目前已拒收外縣市垃圾,中市府環保局去年垃圾清運量34萬多公噸,雖比前年下降5.03%,但因焚化廠逐漸老舊,和一般事業廢棄物及民間清運業者等垃圾量上升,目前每天處理量缺口達88公噸,環保局希望市民配合落實垃圾分類、回收,減輕垃圾處理壓力。

環保局統計,全市清潔隊每天收運家戶垃圾量約2737公噸,其中資源回收量1562公噸,約占57%,扣除廚餘188公噸,巨大垃圾回收再利用量31公噸,其餘以焚化或掩場處理。

環保局表示,垃圾分類、回收有助垃圾減量,全市2019年資源回收率55.73%、2020年資源回收率57.08%,提升1.35%;2019年垃圾清運量36萬7239公噸、2020年34萬8760公噸,垃圾減量5.03%。雖然環保局負責清運的垃圾量下降,但一般事業廢棄物、民間清運業者等垃圾量並未減少。

由於文山、后里及烏日焚化廠老舊,導致異常及故障頻率增加,加上近年廢棄物熱值偏高,還有一般事業廢棄物,民間業者清運的垃圾等數量增加,造成焚化廠難以負荷,目前處理量缺口已從去年每天80公噸上升至88公噸。再加上后里、烏日焚化廠每半年需歲休20天,情況更嚴峻。

環保局長陳宏益說,焚化廠去年起已停收南投縣垃圾,並啟動整體改善計畫,今年4月文山焚化廠要促參招商,興建一座全新500公噸焚化爐,淘汰一座舊爐,才能啟動另外兩座的整改期程。后里焚化廠的合約即將到期,目前仍在評估要用採購法或促參案改善,增加焚化量。

環保局說,預計明年開始全面落實生廚餘分類回收後,垃圾可以再減量,也能提升焚化爐處理效能。

待續

更重要的,台中的焚化爐是民營為主體,可能改成公營?委託時間快到了,決策考量會將民營司機尿急問題,納入考量嗎?

這是都市治理嚴肅課題,一個報導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問題的開始,值得追蹤下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中垃圾 焚化爐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