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各地充斥有趣的移民村歷史,今天才聽到桃園觀音也有一處石門水庫移民新村,故事與石門水庫興建有關,以當時背景,興建水庫不是件簡單的事。1956年時,台灣仍處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百廢待舉時期,不過,由於大漢溪上游陡峻,無法涵蓄水源,延及下游各地區常遭水旱之苦,在美國支援下,政府花了新台幣32億元,在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復興區、新竹縣關西鎮之間,花費8年完成水庫興建,一舉達成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效益。這是後代宣稱的黃金十年。石門水庫位竣工於1964年,滿水位時海拔高度為245公尺,水體面積可達8平方公里,建成時是全亞洲最大的水庫。時至今日石門水庫仍是北台灣200多萬戶家庭的飲用水來源,水面上還漂浮著8座負責監測水質的小浮台。

副總統陳誠先生為石門梅民新村剪綵

副總統陳誠來到於桃園縣觀音鄉樹林石門水庫淹沒區的第一移民村舉行移民新村慶成大會並為新村剪綵暨紀念碑揭幕。

雖然當地的地面是沙礫滿佈,雜草蔓生,但仍是村民期待的新村落。

先從移民村所在的樹林國小歷史談起:

樹林國小座落於桃園縣觀音鄉樹林村,回溯歷史,於民國四十九年時(1960年),為配合政府開發新的活水源頭----石門水庫,而行遷村設校之壯舉,將貯水區上游—阿姆坪的居民,遷徙至觀音鄉安置,也因此才有「石門水庫,移民新村」,即「樹林新村」之名;同時為便於兒童就學,特於同年三月成立「草漯國民小學樹林分校」,並於同年十二月獨立設校,從此開啟樹林國小之教育新里程。

創校初期,蓽路藍縷,荒涼簡陋,幸蒙政府推展地方教育之德政及熱心教育地方人士全力支持下,在首任校長古恩通先生及全體老師的努力下,校務蒸蒸日上,各方面頗有績效,全盛之時達到十二班的中型學校。然於民國六十四年時(1975年),政府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編訂觀音工業區,本校百分之八十的學區被編入工業區,所有居民必須遷村,因而學生數遽減,如今僅剩六班,學生數一百多人的迷你學校。

相較市區學子,此地學子雖有廣大的遊戲空間,但更需要拓展文化視野,增加學習資源。這裡的家長大都忙於生計,致使無暇參與學校相關親子活動,但近兩年來在校長及全校同仁努力之下,家長已經慢慢關心學子的課業,並陸續參加學校辦理之各類活動。

本校校地共計2.1066公頃,學生活動空間寬敞,校園花木扶疏,環境清幽。唯因地處海邊,海風長年吹襲,諸多遊戲器材、教室設備易鏽化破爛,不堪使用,讓校園更顯空盪,但在校長帶領同仁努力之下,努力爭取各項經費,積極營造優質的校園環境,以利教學活動之進行。

石門水庫移民新村在觀音

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牌樓位於觀音忠孝路與新村路路口,是觀音草漯移民新村的入口意象,是能彰顯遷村歷史,少數僅存的建築。從1962年(民國51年)興建落成後,期間因為配合工業區開發及道路拓寬工程,經過三次的修改和遷移,逐漸變成如今的樣貌。

1960年代,一群原本生活在大漢溪周圍的住戶,配合政府興建石門水庫的需求,移居至此(觀音草漯移民新村)。在這個原本風沙飛揚,土地乾旱的新住所,辛勤開墾了一、二十年,總算漸入佳境。

1980年代,政府為經濟轉型和提升投資環境的政策下,在桃園大園、觀音、新屋等濱海地帶,開發多處工業區。水庫移民又一次必須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局,忍受建設伴隨而來的土地和水源污染問題,休耕、徵收、再遷移…,帶給已安居於此地的移民們,一次又一次的生存衝擊。

2010年(民國99年),桃35號(草漯忠孝路)拓寬工程,於「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紀念牌樓處舉行開工典禮,桃園境內各級民意代表親臨與會。居民在開工簡報得知,原「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紀念牌樓,將在道路拓寬工程中拆除。由於官方在未與移民住戶溝通協調的前提下,便想將這座象徵水庫移民事件的建築棄毀,此舉猶如抹消移民們先前所做的犧牲,當場引發眾人不滿。

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牌樓

在移民代表在發動聯署和陳情之下,官方同意拆除舊牌樓後,會依原有的外觀重建,且在2012年(民國101年)8月15日辦理落成啟用典禮,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牌樓遂得以保留。

移民村長怎樣?

觀音草漯移民新村,位於觀音區草漯里忠孝路濱海端(原桃園縣觀音鄉草漯村18鄰),是數個石門水庫移民村中最早遷入的聚落,遷入的時間約為1957~1963年(民國46~52年)間。第一批遷入29戶,後期有7戶再安置進來,合計有36戶

image

依照流程規定,移殖戶先經過抽籤決定移殖區位置並興建房舍,辦理完耕地貸款後,再抽籤分配耕地。部分移殖戶的配租耕地,因整地困難,水源不足,在難以耕種的狀況下,自行將房屋及田地出售。也有因不符合移殖資格(原耕地面積過小,無法參與分配土地房舍),而向原移殖戶購買房屋或土地的案例。

部分農地因地勢較高,並處於水源管線末端,灌溉不易。移殖戶為了改良土壤利於耕作,會在耕地表層挖除一層砂土,一來降低農地高度,便於引水灌溉,再將原本含沙、鹽成分高的土壤予以清除。為了克服臨海耕地土質的問題,移殖戶經過數年的養土引水,逐漸形成耕地的規模。當時主要農作物仍以稻米為主,有時種植花生、玉米、甘藷及西瓜等季節性農作物,或另種植蔬菜以及養些雞、鴨、鵝及豬隻等牲畜來增加收入。

早期政府為美化移殖區之移民成果,特選定此區為示範場所,初期設置警察所、村辦公室、樹林衛生室、灌溉井及灌溉渠道等多項公共建築。官方本欲在此設置小學一所,但因樹林新村移殖戶抗議,而改設置在樹林新村。2020年訪查現況,村辦公處及警察所早已因火災燒毀,只剩下登記為歷史建築的衛生室。

此區有土地公廟一座,名為「新興宮」,是從石門水庫新柑坪淹沒區遷移過來的。

移民新村創造了歷史建築

草漯衛生室在1959年(民國48年)完工後,交由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派員接管,並撥付新台幣10萬元,供作購置設備及藥品之用。另外在大潭移民新村、中庄移民新村兩處,設置巡回藥箱,以應居民需要。

衛生室早期由觀音鄉衛生所負責管理,並由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派駐保健人員,擔任預防注射及簡單醫療工作。但隨著時代變遷,醫學進步,公衛醫療的重心移轉至觀音衛生所或更大型的醫院,日漸失去設置的功能,在2011年(民國100年)後已閒置不用。

觀音草漯移民新村衛生室

歷經多年,警察所和村辦公室都因遭受火災而拆除,只剩下衛生室這棟充滿歷史記憶的建築。附近移民住戶不忍任其敗壞,除了自發性前往清掃,更積極奔走陳情,希望透過當時桃園縣政府相關單位,撥款復修並活化利用,但未獲官方支持。最後,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居民發動連署提案,將衛生室提報為文化資產,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終於在2017年(民國106年)4月6日公告其為歷史建物。

image

如何解讀這段歷史?如何將其融入地方發展?如何從中找到發展動能,這是有趣的提問。

image

石門水庫歷史

戰後初期台灣通貨膨脹嚴重,政局不穩,以當時政府財政狀況要興建石門水庫極為困難,美援是當時石門水庫工程計畫得以實現之重要關鍵。民國44年5月完成「石門水庫工程定案計畫報告」後,石設會隨即送往美國提出美援申請,45年4月由美國國際合作總署及國會批准。

依據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民國63年的償債計畫,石門水庫建設總經費折合新台幣約為33.90億元,其中美援貸款約19.02億元(包括美金3,590萬元、新台幣4.62億元),占56.1%;另非美援貸款折合新台幣約10.97 億元(包括美金105萬元、新台幣10.55億元),占32.4%;餘為政府籌款補助約3.90億元,占11.5%。

依美援要求,該經費須運用於美國工程顧問公司、購置永久性設備及施工機具等,因此有後續與美國提愛姆斯(TAMS)及莫克(MK)公司簽工程服務合約,石門水庫主體工程之設計、檢驗及施工,即在美籍顧問指導下完成。

行政院於民國44年成立「石門水庫建設籌備委員會」,由時任副總統兼行政院長的陳誠兼任主任委員。民國45年7月「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仍由陳誠兼任主任委員,經濟部政務次長徐鼐擔任執行長、徐世大擔任總工程師,石門水庫建設計畫於此正式啟動。民國47年8月第二任主任委員由農復會主委蔣夢麟接兼,直至民國53年6月計畫結束。1963年10月石門大圳竣工通水。

image

 

arrow
arrow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