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樹合苑到台中二中

晚上沿著中清路一段101號查詢陳孟凱博士創辦的樹合苑,文正段109-181,面積435平方公尺,第一種商業區,緊鄰加油站的都市綠洲? (據聞,這是陳博士家族留下的土地)從空照圖看,這是一處建蔽率接近百分百的鐵皮建築,卻位在商業區,私人財產權的利用,顯然沒有上限!

樹合苑,這裡原本是一個釣蝦場。 合樸農學市集從2014年初開始規劃,運用了樸門永續設計的元素和原則,把自然帶到都市中。在樹合苑,你會看見,靠一群人的努力與信念,想要把自然帶到都市的想望,漸漸成形。

約160坪的鐵皮屋,我們用了八個二十呎貨櫃、許許多多的二手棧板和汽車零件再利用。這裡不用空調,自然採光,植栽樹木,用風的流動,水池的降溫,熱氣的蒸散,來體驗自然,想像它是一個有樹、有陽光、有風在流動的公園。 都市習慣的抽水馬桶,一個人每天約消耗60公升的水,在樹合苑,我們規劃了「生態廁所」,在生活中節約用水,養菌造土,我們希望傳達水資源的珍貴。 還有中水的處理是用香蕉圈、水池;我們做雨水收集,在溢留下方有植生牆美化,上方是雨水回收撲滿,下方是淨水池。

原來的釣蝦池,在使用上是一個難題,而樸門設計原則中,「問題就是機會」!激 勵我們發揮創意,對這個凹下去的空間,借力使力,規劃出高高低低的空間感,成 了綠意盎然的「樹池書坡」;而原來的養蝦池呢,我們做了一個符合食品安全級的加工廚房;又利用一個貨櫃做了非常專業,符合HACCP等級的豆腐工作坊。 在課程學習上,樹合苑是農友產地的延伸,我們希望透過現場的咖啡樹、茶樹、 香菇及各種果樹,讓賓客在同一個空間,就可以體驗種茶製茶喝茶學茶,種菇製菇 嚐菇學菇,每樣產品的實際樣貌都能清楚的看見!

更且透過系列課程規劃,即使是常民素人,也可以從基礎入門,認識咖啡豆,學習如何烘豆、磨豆、沖泡與品嘗,建立台灣對咖啡的自主文化與獨立品味。 這一年多的改造過程中,有許多工作是在資深師傅的帶領下,志工學徒一起手作共同完成的。目前,這裡的軟體和硬體依然持續著、有機的成長,一段時間就又有一個驚喜,此刻是看見最多和參與最多的時候!

台中二中校園完整嗎?

就在樹合苑不遠處,看到一處既熟悉、又陌生的公共設施用地: 台中二中。校園面積5.13公頃,對嗎? ( 校區4.123418公頃、眷區1.016公頃 )

1922年由臺灣總督府創立時名為「臺中州立臺中第二中學校」,是日治時期一間招收日籍學生的中學校,因當時已有以臺灣人為主的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故以「第二」名之。

如果用1922年作為起始年,台中二中已經是百歲人瑞,百年老校。

台中二中校園完整嗎?

就在篤行路與文化街口,出現這樣的街景?明明是學校用地,緊鄰學校端卻夾雜大量民房,發生甚麼事情了?

好奇心驅使下,查了使用分區及地籍資料,赫然發現,這所百年老校的校園竟然充斥大規模細分地籍線,且兩個校區面積加起來大約4.6公頃,而非維基百科記載的4.12公頃,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台中二中校園完整嗎?

台中二中校園完整嗎?

一百多年了,假設這些位於學校用地的民居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歷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早就應該還地於民,使其可以被改建,不是嗎?為什麼還任其停留在公共設施保留地情境?

學校沒有經費徵收這些土地嗎?除了徵收外,難道沒有其他解決方式,例如換地?台中市政府在意嗎?還是習慣成自然,這處一下子省立、一下子國立、一下子市立高中,本來就沒有太多的自主權,想太多,只會傷身。

個人很好奇,這樣的存在,校方管理者在意嗎?學生們知道嗎?這樣的校園環境,合理嗎?一棟又一棟的校園建築設計者,有看見這樣的共存嗎?

這樣的不完整存在,畢業校友們知道嗎?在意嗎?

都市計畫需要這麼悲情嗎?台中二中不完整校園,還要繼續下去嗎?

更重要的,台中二中的右側校區在圖上與右側住宅區沒有任何間隔,且該條狀住宅區又被商業區包圍,這樣的住宅區未來如何改建?

難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