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06 Thu 2016 12:20
烏日副都心三兩語: 大台中123的內涵
- Sep 23 Fri 2016 20:05
豐原葫蘆墩東汴線開蓋見水: 主配角之論
台中平原,台中盆地上綿延多條河川與灌溉圳路,自然與人文的交錯,見證數百年農業文明的興衰,更有可能也穿雜著數千年史前文化至今的台中人生活軌跡,沒有水、就沒有文明。
張達京在十八世紀初改變了原本以平埔族生活聚落為主的豐原地區,引自大甲溪的灌溉水,阡陌變良田,水改變了台中平原,也奠定了當代的發展基礎。
- Sep 23 Fri 2016 02:34
中清路工業區: 昨日之非,明日何在?
高速公路交流道是人來人往的重要交通路徑,也是1970年代才在台灣出現的地景。對當時的規劃者,交流道周邊不宜放置太多使用活動,以免影響車流進出。因為這樣的規劃原則與實際需求嚴重背離,以致40年後的今天,我們在交流道附近總是看到不對稱的地景: 違規使用。
中清交流道誕生於1978年,1986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將其周邊約26公頃農業區土地劃設為乙種工業區,前提是: 地主必須繳交回饋金才能變更為工業區土地,否則只能維持原使用,沒辦法請照建築。
- Sep 13 Tue 2016 01:18
彰化市台化廠的明天? 何謂執政? 當化學廠變身電廠
- Sep 11 Sun 2016 01:27
竹山人要甚麼? 新的警察分局、日本時代防空壕及竹山郡役所宿舍群能幹嘛?
來自竹山的民間力量,從2014年底開始注意到一個長年被忽略的防空壕可能面臨被拆除命運,因為舊的警察分局受921地震影響,建築安全性不足,使用面積也嚴重不足。警察局在議長的支持下,看上了隔壁街廓的防空壕土地,原本1207平方公尺的機關用地將搬到新變更為機關用地的3369平方公尺土地上。
在過去,這樣的公共建設案,預算與土地完備後,工程早就開始了。幸運地、或不幸地,這塊土地上早就遺忘的防空壕、日本時代宿舍及雄偉的鳳凰木卻被突然發現。民間團體申請文化資產的努力在2015年8月被文化局打了回票,事情回到原點: 警察分局即將動工。
- Aug 29 Mon 2016 19:00
從高雄拉瓦克到台灣公民社會轉型
- Aug 12 Fri 2016 17:28
社會住宅需要仔細定位
社會住宅是員工福利的一環
名稱為社會住宅,理論上而言,應該不是純公共住宅,這點大家似乎還沒有共識。公共住宅應該指的是,由國家興建、協助興建的住宅,且為特定對象而作為,例如眷村、公教住宅、國宅、糖廠住宅、中繼住宅、弱勢住宅、出租國宅等。反之,社會住宅的重點是社會,不是住宅,社會住宅所指的應該是社會運作所需的出租型住宅,因為市場不易產出,所以需要政府介入協助創造一個社會性住宅可以冒出頭的政策環境。
- Aug 11 Thu 2016 10:03
台南鐵路地下東移案審議後三兩語
台南鐵路東移地下案通過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後,論者(南鐵東移案讓規畫者抬不起頭)指出: 我們國家的都市計畫審議制度,仍舊是一個橡皮圖章!專業者踐踏自己的專業,淪為政治力下的看門犬!相當可悲!從桃園航空城案、苗栗大埔案、淡海二期、南鐵東移案…等數不盡的都市計畫爭議之中,我們發現,國家半個世紀以來所培養的規劃技術官僚,都早已變成了聽命行事的「太監」!嗚呼哀哉! 對新政府的呼籲與期許:召開行政聽證,健全都市計畫制度。
- Aug 04 Thu 2016 23:02
搶救台中復興路四段37巷鐵道宿舍: 搶救甚麼? 然後呢?
2016/5/13 根據台中市文資審議委員會資料,位於復興路4段7-7地號,土地面積287平方公尺(86坪),公告現值總價約1000萬元,基地上八間員工宿舍,據說是台鐵局為了1960年代出現的高檔光華號司機而興建的建物。地上四樓、地下一層的台鐵司機宿舍是劉明樹建築師的作品,每間室內面積大約73.95平方公尺(22坪左右),宿舍於1971年6月取得建築執照,當時的台中市政府建設局長是林有禮先生。台鐵局於2016年4月13日向台中市政府都發局申請拆除執照。45歲的建築物即將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