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8年之前,東勢地區算是山城小鎮,對外運輸工具相當有限。東是鐵路支線的出現,直接衝擊東勢小鎮的產業與生活文化,對外連結的便利性與運輸能量大幅增加,車站區變成萬家爭鳴的核心區,直到1990年鐵路停駛才告一段落。921大地震後,東豐自行車道於2000年底誕生,原來的東勢車站也在2004年轉型為地一代客家文化園區。經過多年的改造與民間團體進駐營運,整個園區已然成為鐵道文化設施與客家文化融合的基地,知名度雖不高,但是假日人潮不斷。
台中市客家人口將近50萬人,其中有將近1/4住家東勢石岡等客家庄,以此為本,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應該何去何從? 未來的打造應該有何重點?
1. 引入客家重視山與水的元素,打造水圳與淺山之親山水空間與視覺景觀,結合周邊公共設施,例如東勢國小,與私人產業特色,建構一處完整的客家體驗區。
2. 延伸東豐自行車道進入老街與林場區,利用年輕人回流,創造可供體驗與停留的客家風味特區。
3. 東豐自行車道改名客家大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