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上第一次拜讀1979年擬定的高速公路中壢及內壢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該計畫面積2,196公頃,都市發展用地竟然只有460公頃(公設260公頃,使用分區200公頃),農業區面積高達1,700多公頃,將近八成,計畫人口3萬人,此計畫在本質上屬於限制型都市計畫。

特定區計畫分別於1986、1995及2006年進行了三次通盤檢討,上次通檢距離今天14年(四通正在進行中)。

看完圖面後唯一心得: 慘不忍睹,充滿問號,身為非在地人,我忍不住問:怎麼辦? 都市發展用地上沒人,農業區上面佈滿道路、農路、房舍、社區與工廠。這種現象是特例,還是常態?一個40歲的都市計畫區,走到今天,還能走下去嗎?

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一直來。

田-中央大學城

閱讀過程中,赫然發現: 面積達58公頃的中央大學竟然在都市計畫圖上面被農業區包圍,沒錯,東西南北都是農業區,西側還是非都特定農業區咧。

這是一所學生超過萬人的大學,1968年來到現場,那時候高速公路交流道及特定區計畫還沒浮上檯面。

11年後(1979年),交流道及特定區計畫來了,個人很好奇,當時的規劃者是誰?他或他們想甚麼?

為什麼會將中央大學文大用地劃在農業區的中央,大學旁邊完全沒有任何發展腹地,沒有住宅區、沒有出入道路等公共設施,規劃者與主管機關怎麼可能如此天真?看看中正大學與東華大學,甚至遠在南方的高雄大學,這些公立大學的設置同時掛上一個大學特定區計畫,即使師生活動量根本撐不起一個特定區,規劃者還妄想以新市鎮模式,創造一個大學城計畫區。

image

一樣是公立大學,桃園的中央大學,怎麼會這麼邊緣?怎麼會被放在田中央。

我們不禁要問,這怎麼可能?這種規劃藍圖,任何人看了都認為很離譜,更何況已經進行三次的通盤檢討,真的沒有看到大學周邊高密度發展現象嗎?為什麼這麼多年了,都市計畫體系沒有提供必要工具,使中央大學城得以正名轉型?

中央大學校方不懂都市計畫嗎?

大學當局寧願朝西側非都市特定農業區發展,卻不願意面對只有一條進出農業區的大路,學生與老師只能在校內象牙塔研究高深學問,出了校門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真的與大學無關嗎?地方政府真的會如此天真地認為,這裡只是一所大學,而不是大學城嗎?陳其寬先生當初是想把東海大學規劃風格直接引入中央大學嗎?這樣的校園規劃如何與外部社區環境形成健康關係?

改天真想找一下當初的規畫原圖,看一下1970年代大學周邊地景,我高度懷疑,緊鄰大學周邊一定有服務性設施及房舍,否則學生住那裏?全部住校嗎?可能嗎?這裡是修道院嗎?

這就是台灣追求世界百大的前哨站嗎?無視師生在此生活進出的侷限,拼命地將公共建設搭建在農業區土地上,沒有建築執照,沒有使用執照,所以就無需政府管理,是這樣嗎?

讓大學用地持續躺在田中央,無視周邊環境的干擾與違規事實,這就是中央大學城的內涵嗎?

規劃能做甚麼?

現實社會中有無數的地主與業者,有人選擇在規劃完善的地區定居生活、做生意、開工廠,使用分區與公共設施互為搭配,好不迷人。有人選擇其他,以自力救濟方式在沒有規劃的土地上,蓋房子、蓋工廠、甚至蓋商店,土地上長出建物,屬於私有財產,當私有財產被放置在未規劃地區時,規劃者能怎樣?不能怎樣?

1. 規劃者指責違法亂紀者,活該,明明有準備發展腹地,你們就是不聽話,該死?

2. 私人地主指責規劃產品不符現實需求,地價太高,誰住得起?我也是被逼的,你們竟然還敢指責我的不是。

3. 民意代表,管他有沒有規劃,反正選民需要我服務,需要道路我就找方法,滿足選民需求。至於被服務的選民使用行為產生的交通環境外部性,反正沒人在意。

4. 地方政府呢?鄉鎮市公所,鎮長課長與課員,那不是我的業務範圍,少碰為妙。

5. 縣市政府,這麼多違章與違規,我何必得罪人,除非有人受不了檢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樣的社會文化與政治文化,規劃者還想做甚麼?規畫者的權力來自社會嗎?還是來自業主與首長?規劃者可以自立於現實,超然為之嗎?

我敗了,救救我。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