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10/6 內政部正式回應縣市合併議題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邀請行政院副秘書長何珮珊、內政部長徐國勇等相關部會官員就「我國行政區劃之現況檢討、區劃標準、未來規劃與效益評估」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會議主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在會議開場時表示,包含他所在的選區,新竹縣市都在密切討論此議題,所以安排這項專案報告;台灣過去幾十年一直討論的問題,就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兩級政府的確立,但現在的情況有六都,還有其他16個縣市,層級又不太一樣,也是爭議的焦點,造成「富都窮縣」,盼透過討論讓台灣成為完整的兩級政府,不要再有富都窮縣情況發生。

徐國勇報告表示,近年行政區劃議題廣泛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部分學者主張應推動生活圈的跨域合作,部分學者則從共同生活圈為出發點,也有直轄市盼能適度整併轄內「區」行政區域,但行政區域合併或調整作業,目前尚無明確法源依據,仍有待「行政區劃程序法」完成立法程序。

針對行政區劃標準,徐國勇報告表示,由於產業發展、交通進步,人口快速流動,人口分布與都市型態產生劇烈變化,難以單純採人口多寡及面積規模作為行政區畫的參考標準,且行政區劃涉及國家總體資源的合理配置,並應考量財政收支、公民民意、資源分配、族群文化、選舉區劃分等因素整體評估。

為此,徐國勇表示,有關行政區劃應考量因素、法定作業程序和參與機制,均已納入「行政區劃程序法草案」明確規範。

徐國勇表示,台灣未來的「行政區劃」應在資源利用效率、行政效能、社會公平、環境保護和全球競爭力之間,尋求平衡,依據國土空間發展藍圖及區域治理單元,引導地方行政區域重新形塑。

然而,徐國勇表示,為避免影響政府施政,造成政治政治經濟的動態,行政區劃不宜採一步到位,應由下而上循序推動,採逐步重整方式,時間進程上宜以充分建立共識為前提,鼓勵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先建立跨域合作在進行行政區域調整。

新竹縣市基本資料

新竹縣市合併土地面積1,531.6895平方公里,如果成為第七都,土地面積排名第5,略大於桃園市及台北市。總人口超過一百萬人,遠低於六都人口最少的台南市。

服務範圍:新竹市及新竹縣各鄉鎮市- 服務轄區- 區處簡介- 台灣電力公司新竹區營業處

image

新竹縣市的分分合合: 70年發展史

1920年都市優先: 新竹州廳治所在地新竹市現身 (新竹州唯一都市)

1945年縣市平行: 新竹省轄市、新竹縣

1950年縣市合一: 新竹縣、新竹縣轄市

1982年縣市分家: 新竹縣、新竹市 (嘉義縣、嘉義市)

從歷史經驗可以看到,新竹市是新竹地區龍頭街區,也是上百年政治中心,戰後新竹市曾經短暫名列省轄市,與新竹縣並駕齊驅,只可惜,從1950年到1982年長達三十多年時間,新竹市在縣轄是框架下,發展受到嚴重限制,1982年縣市分家創造了竹北縣治,反而分散了大新竹地區核心地區發展強度,導致雙核心居面,縣市爭奪有限資源的態勢日趨明顯。

image

2021年9月6日: 大新竹願景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拋出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他認為,新竹縣市在城市治理上密不可分,除了環境水資源與垃圾問題外,縣市分家後竹縣有許多土地在竹市轄內,這對城市發展造成一定困擾,縣市合併是時勢所趨,1加1會大於2。

林智堅的市長任期即將屆滿,去向備受關注,今天忽開記者會拋出竹縣市合併議題,令外界推測這恐是替下一次選舉鋪路。對此,林智堅說,這是公共議題,希望大家不要做選舉聯想。竹市府近年透過設計力導入公共建設,讓城市蓬勃發展,也曾遇到竹縣民向他表示期待縣市合併,因此他將議題拋出,希望縣市民眾都能思考。

林智堅說,他擔任市長即將邁入第七年,市政各項工作推動上舉凡和竹縣有關,都會受到影響,因為兩個地方政府需要更多時間溝通,若雙方合併,事情處理會更順暢。舉例而言,竹科坐落在新竹縣市轄內,當中產業擴廠或颱風問題都會牽涉到兩個地方政府,若縣市合併,未來在國家協助重要產業的發展上必然能加速。

談到縣市合併的短程目標,林智堅說,目前尚未談到大新竹升格問題,縣市合併中央與地方都可以啟動,最關鍵的還是民意。就中短期目標而言,未來他會和中央積極提議縣市合併目標,或研議是否透過辦理縣市論壇等方式逐步凝聚共識,竹縣市在1982年分家後已讓雙方城市發展受到許多侷限,「縣市分家是歷史上的插曲」,合併是必然的。

林智堅說,因為竹科範圍剛好一分為二,2/3在新竹市、1/3在新竹縣。所以,竹科企業消防安全在新竹市轄內要找新竹市政府,在新竹縣要找新竹縣政府。也曾因為縣市放颱風假不一樣。美中貿易戰、Covid-19之後,更可以看見竹科在台灣、國際上可以扮演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大新竹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對於竹科這個經濟巨人在國際上更能大展身手。

林智堅說,他擔任市長將近七年,有感而發,在區域治理上都會遇到瓶頸,例如他要推大新竹輕軌,但提出之後,當時的縣長因為任期快到了,這議題沒有著墨。楊文科縣長上任後,剛開始也猶豫,後來聽到產業聲音,他也很積極推動。但竹市的可行性評估已經做完,竹縣現在才開始做。現在整個案子擱在那裡。

林智堅說,新竹市一年創稅1300億元,新竹縣6百億元。兩縣市加起來1,900億元,全國排名第五。可是統籌分配稅款,竹市分到1.9%、竹縣分到1.7%。長期以來,突顯出這個國際級城市的建設就少。如果升格為第七都,統籌分配稅款就不是在6都之外的16個縣市去分。因為6都現在統籌分配稅款就佔了超過6成;剩下16個縣市分大概4成。

新竹縣長楊文科回應表示,在新竹地區有將近2000億元的稅款,在六都當中排名是在第4名位置,因此他同意在縣市合併升格為第7都的前提下,在雙方共同努力,期盼第七都可以早日實現。楊文科說,在台灣新竹的科技產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思考如何成立並發揚光大,盼望國家經濟繁榮發展可以從這裡開始。

竹科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公開支持升格,竹科產值超過一兆,佔國家總體GDP的五%,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近年新竹市政府與中央合作推動「竹科X基地」讓產業再升級,若縣市合併升格,透過資源挹注,將帶來人口和人才紅利。

新竹縣議員余筱菁說,新竹縣市的城市治理息息相關,像「大新竹輕軌」等交通建設、垃圾處理、喝好水等環境議題,或都市發展、醫療資源分配、防疫工作,都需要更系統性解決。

顯然在這一波民間回應意見中可以清楚看到,縣市合併必須搭配改制直轄市才是民之所欲,單純的縣市合併可能沒辦法滿足民間需求。

新竹3大前瞻計畫小英:盡快開動- 地方- 自由時報電子報

縣市單純合併或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

這是討論大新竹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根據地方制度法,單純縣市合併可由地方政府發動或由中央介入發動,只是目前並沒有行政區劃的法源依據。若要進一步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則涉及人口規模下限之修法,根據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  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鄭英弘表示,新竹縣市如果只是要單純合併、不升格為直轄市,地方制度法規定,縣市之新設、廢止或調整,「依法律規定行之」,但現行法沒有相關規定,須待「行政區劃程序法」草案立法完成後,才有合併2個以上行政區域為一個行政區域的相關規定。另外,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如果縣市擬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相關縣市政府得共同擬訂改制計畫,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

前者涉及立法,後者涉及修法。

對新竹縣市而言,單純縣市合併,又有兩個路徑: 新竹縣併入新竹市改制為新竹市、或者新竹市併入新竹縣,前者的好處是原新竹縣轄下鄉鎮市改制為區,廢除鄉鎮市選舉,改由市政府統籌治理,後者則是將新竹市改制為縣轄市,基本治理架構大幅縮水。顯然,新竹縣併入新竹市對治理環境提升幫助較大。

其次,新竹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循此路徑代表新竹縣與新竹市同時消失,由新成立的新竹直轄市政府取代之,如此一來,新的直轄市政府將擁有較大的治理權限,且原有鄉鎮市選舉也一併廢除,治理環境集權化、單純化。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7)日在大新竹合併開記者會,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很高興與林的想法是一樣的,認同「縣市合併升格成為第七都」。   圖:翻攝至林智堅臉書。

楊文科的臉書至今還放著「共同協商力拼第七都:加速修法時程完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圖卡。(取材自臉書)

第七都: 大新竹、大彰化、大嘉義

現行地方體制分成6都16縣市,統籌分配款六都分六成、其餘縣市分四成,搶進七都代表可以分配到更大的餅,問題是,留下來的縣市怎麼辦呢?

2021/9/26 朱立倫支持竹竹苗合併升格直轄市

針對近期引發延燒的「大新竹合併」議題,當選國民黨新任黨主席的朱立倫,今(26日)午到新竹縣黨部謝票時強調,絕對不容許民進黨為一人之私、為一黨之利,搞竹竹合併,若要執行就應該符合「地方制度法」,納入苗栗縣,把竹竹苗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新竹縣市合併成第7都 民調:4成2民眾贊成

2021/10/18: 基隆北海市

林右昌認為,全國行政區劃中,「最不正常」的就是北北基3市,台北被新北包圍,雖財政充裕,但腹地受限建設停滯,人口流失且快速老化,目前北市人口約259.7萬人,創23年來新低;新北市則是幅員太大,行政區高達29個,被淡水河區隔南北,不利治理;而基隆不僅是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台灣的門戶,109年整年合計創稅達2151億元,比新竹縣市加起來還多。

林右昌針對北北基行政區規劃提出2大方案,首先是整併基隆與新北市北海岸、東北角7區,包括金山、萬里、石門、瑞芳、雙溪、平溪、貢寮等地,升格成「大基隆市」或「北海市」;第二種方案則是基隆、汐止與台北合併成立「大台北市」,讓台北與新北的人口與地理規模更均衡,解決新北市治理不易的狀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