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善之都,台北市,長期以來被視為人口集居首選,不但是台灣的政治中心,更是經濟與社會文化的重鎮,土地面積雖然是六都之末,集居密度遠遠高於六都。

在街頭詢問多數人,台北市人口數,印象分數往往停留在數百萬人,卻沒有多少人可以說出具體數字。

在台中問台中人,台北市人口比台中市多多少人,得到的答案總是令人驚艷: 從三、五百萬,到數十萬不等,即使實際的數字是台中市人口早就將台北市拋在後方,兩者的差距到2021年10月已經達28萬人。

台北市戶籍人口一甲子變化

image

先從60年前看起,台北市在1960年尚未將鄰近北投士林內湖南港與木柵景美等台北縣性政區納入腹地前,人口已將接近百萬人,1966年台北市改制直轄市,成為台灣第一個跳脫台灣省政府管轄的地方政府,那一年台北市人口117萬人。

當時的台北市人口成長動能強大,城鄉人口及區域人口移動方向明顯往擁有就業及創業機會的台北市移動,改制直轄市不到10年,台北市人口就衝破200萬人大關,1975年來到204萬人,遠遠地將台灣其他縣市人口拋在後面,這也形成多數人認知的台北市人口規模。

1980年代初期,台北市政府研考會開始草擬綜合發展計畫,當時設定的計畫人口為350萬人,從當時的角度,這個計畫人口的達成應該不用20年,換句話說,兩千年的時候,台北市應該就會變成三百萬人口大都市。在此基礎上,很多的都會型建設陸續被推出,其中最關鍵的當然是交通建設,包括鐵路地下化、捷運路網及生活圈快速道路等。

40年後的今天,台北市人口沒有突破300萬大關,事實上,除了1990年衝上270萬人外,台北市人口一直在260萬人上下徘徊。

柯文哲上任至今人口增減現象解析: 16萬台北人跑去那裏了?

柯文哲2014年底上任台北市長,想不起來他當時有任何具體政見,只記得,他對台北市民承諾5萬戶社會住宅的口號,顯然這是看到台北居大不易很重要的回應。

image

柯文哲上任至今快七年了,台北市人口又流失了將近17萬人,郝龍斌時期努力的止血,從260萬出頭將人口數拉高到270萬人,交給柯文者後,郝龍斌效應顯然已經消失。

如今,柯文哲及其政治幕僚給人的印象,只剩下每天抱怨東西,完全聽不到他對台北市有何願景想法。

image

更甚者,他在社會住宅方面的發言,更是令人厭惡,面對人口老化、少子化與人口流失的現象,柯文哲的社會住宅發言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的消失,也是他政治生命的終結。他還在幻想著:

-預售屋仍是北市推案主流,保障購買預售屋的消費權益一直是市府關注重點,並感謝北市不動產開發業者及公會的配合,讓市府在民國106年3月就率先全國,推行「預售建案買賣定型化契約」的納管政策。

走筆至此,柯文哲就繼續吧,剩一年你就走路了,不送。台北市已經出現房東在房間放三到四個帳篷,每個帳篷月租金收5~6千元,這是甚麼樣的世界?

台北市隔壁的新北市,土地面積遠比台北市大八倍,其人口成長也在2020年底達到403萬人後,開始進入連續衰退期,2021年至今連續十個月人口減少,近一年減少1.6萬人,到上個月人口已經來到401萬人。這個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台北與新北人口總數將會出現洗牌效應。就在台北市與新北市人口洗牌之際,林口台地上的新市鎮卻成為大贏家,截至上個月人口已經增加了近三千人,人口數來到12.4萬人,淡水區也增加了一千多人,人口數來到18.4萬人。

image

台北市政府解釋人口流失原因與去向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解釋,人口流失速度快原因有二,其一為台北市房價偏高,導致民眾居住成本倍增,轉而選擇捷運、台鐵路網所及之處買房,其二則是受疫情影響,不少旅外國人2年沒返台,因此被除籍。民政局指出,以去年人口觀察報告來看,台北市人口主要遷至新北市,地點約落在汐止、新店、三重、板橋及淡水區,都是有地緣關係和都市交通便捷之處。

台北市長柯文哲回應,臺灣的生活方式會越來越像美國。他提到,北市白天和夜晚相差90萬人,顯示仍有不少民眾居住在北市外圍,白天再進台北市上班。此外,這兩年因為疫情影響,約有四萬左右的人因為疫情無法回國而被除籍。

王鴻薇今天表示,今年至9月底為止,台北市被除籍人數近3.5萬人,是疫情前的3倍之多。圖/議員王鴻薇提供

新北市會更好? 停看聽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口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