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歷史上的今天知多少?

1968年, 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為在臺灣境內達成「一鄉一國中」的目標、便利學童就近就學,遂於部分鄉鎮徵用私立初級中學為代用國中,其辦公及人事經費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今由教育部)補貼其學費差額來支應,但當時因政府財政困難,少有補貼,造成代用國中嚴重虧損,以致多所私中紛紛退出。

依據教育部說明,代用國中屬性是私立學校,運作、功能比照一般公立學校,其人事費、辦公費,全額由中華民國教育部補助。

代用中學多分佈於台灣中、南部,如雲林縣在代用國中制度創始時,其代用國中數約占全省一半,甚至為了代用國中特別發布《雲林縣私立代用國民中學新生入學實施原則》等命令,至今只剩下四所代用國中,西螺東南國中、林內淵明國中、七股昭明國中、崁頂南榮國中。

這些學校本質上是私立學校,運作卻比照公立學校,由國家全額補助人事及辦公費,所以此類學校算是公共設施用地,還是使用分區呢?

都市計畫草案

七股案例: 私立昭明國中

七股都市計畫的起源很坎坷,1997年鄉公所提出擬定都市計畫申請案,1998年內政部區委會通過新訂都市計畫申請案,2003年都市計畫草案經內政部都委會561次會議退回修正後停擺十多年,直到2020年內政部都委會963次審議通過,進一步發布實施。都市計畫面積約172公頃,計畫人口七千人。

這種規模的都市計劃顯然沒有太大企圖心,一處文小而已。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然而最神奇的是,這種規模的鄉街計畫竟然有一處面積超過四公頃的文教區,昭明國中所在地。

傑克,這真的太有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