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洪韌性、容忍淹水、建構災後快速復原能力
慶祝創立五十週年,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2018年9月14日晚間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首場大眾論壇,由廖桂賢發表「氣候變遷下的韌性城市」演講,並邀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客座教授陳亮全與談,吸引滿場相關領域學子和關心防災議題的民眾踴躍參與。
廖桂賢感嘆,近年來每逢瞬間暴雨帶來淹水,民眾與政治人物怪罪政府治水不力,政府就不斷增加預算強化各項防洪工程,然而以當今臺北地區和臺北市的設計保護標準來看,其實已經相當嚴格。縱使提高到荷蘭低地城市更高的標準,也不可能永遠不淹水。
「治理核心應該從防洪轉移為培養『韌性』」,廖桂賢認為,與其持續加高堤防,城市更應該發展「承洪韌性」,也就是能夠容忍淹水、使淹水不成災的能力,即使真的帶來嚴重損失,也要能具備可以迅速自我重建、恢復原有社會經濟的能力。
「淹水不等於水災」,她以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為例,當地每年至少泡在水中三、四個月,因此發展出高腳屋、猴子橋等因應雨季生活的設計,人民從小培養划船、游泳等技能和水共生,而在稻田泡水形成「公海」期間,貧窮人家反而更獲得捕魚機會。
因應臺灣城市現況,廖桂賢建議開啟城市整建工程,包括推動「海綿城市」在城市內增加可自然蓄水的空間、打造「耐淹建築」、發展兩棲交通系統,最重要是調整態度,學習與洪水和平共處,而不是一味抵抗。「堤防工程只會帶來錯覺,製造安全假象,以為可以大肆開發,但反而讓大家失去防災意識。」
陳亮全也同意,針對臺灣南北近日淹水現象,多是短時間強陣雨造成,單靠強化防洪工程,必須更清楚計算成本是否划算,人民同時要自問,如果提高賦稅以加高堤防,大家願意嗎?
「首要強化『社會韌性』」,陳亮全主張,除了城市本身的承洪韌性之外,社會工程更是重要關鍵。不光只是政府行政體系的應變彈性,民眾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意識,重視風險管理,「有App提醒當然很好,但只要看到下大雨,就不要開車進地下道啊!」
2. 大家的事
要建構城市的韌性,不能只從空間規劃著眼,也必須從根本的城市治理下手。
不論是減碳、減塑、調適、韌性,都不是單點政策,他都必須仰賴從規範面到執行面,全面性的政策推動,而且是以面對氣候變遷災害首當其衝的地方政府為核心,上到中央政府政策、下到市民個人行動,才能夠真正有意義的去處理氣候對城市居民的影響。
韌性城市的建構,從來就不只是規劃、工程專家的事,而是所有居住在城市的人的事。
3. 讓水淹,怎麼做?代價多高?誰輸誰贏?
當大家拼命講道理的時候,有時候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問一個基本問題,改變的代價多高?就如同理論所言,持續的慣性必然要付出很高的社會成本。問題是,改變的成本可能更高。
城市淹水與個體淹水屬於不同層次的議題。誰來決定操作順序與地區?
都市是一個容器,水往何處流是自然與人為決定,兩者比例如何動態調整。
4. 太陽照,熱死了!缺水了!
氣候異常最大的原因,是由於人類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阻止熱量從地球排出,造成全球暖化,使地球平均溫度節節攀升。
氣溫上升造成天氣模式的改變,使熱浪、野火、乾旱和大雨比過去更加頻繁,影響範圍也更為廣泛。
極端氣候另一個面向是太陽,太熱讓人不舒服,需要樹蔭與室內環境的輔佐。天乾物燥,太熱了也容易引來火災。最後,缺水乾旱更可怕,人類可做的事情比較有限。
在此基礎上,城市治理的面向是甚麼?基礎建設強化之外,還能做甚麼?
學者又指出, 氣候變化問題最終是『搭便車』問題。當人們自己承擔成本、好處卻是全世界共享的時候,他們就很難限制自身造成的污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