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似報喜的新聞這麼寫著: 2025/2/19

台中市經發局長張峯源指出,依據經濟部2024年11月底公布2025年工廠校正及營運初步統計(2024年資料),全國工廠營運中家數共92,206家,其中台中市計有18,716家,為六都之冠,其次為新北市17,744家、彰化縣11,961家。若從產業類別觀察,以金屬製品製造業工廠最多,有24,013家,占營運中工廠家數26%、第二機械設備製造業14,048家(15%)、第三塑膠製品製造業7,776家(8.4%)。

此外,工廠新登記家數統計資料,台中市2024年工廠新登記家數為887家也居台灣六都第一,新北市為801家居次、桃園市705家居第三。截至2025年1月底台中市工廠登記家數為19,092家,產業類別分別以金屬製品製造業6876家(36.0%)居冠、其次為機械設備製造業4358家(22.8%)、塑膠製品製造業1581家(8.3%)再次之。其中金屬製品製造業及機械設備製造業的比重高於全國,顯示這兩項產業在台中特別密集。

張局長說明,台中市工廠分布以台中市太平區最多共有2,796家、台中市大里區2,000家、台中市神岡區1,861家、台中市豐原區1,516家,前四名合計8173家,占全市44%,將近一半。

近期製造業陸續擴大投資新廠,

1. 在塑膠製造部分,台灣規模最大的包裝材料製造商「宏全國際」,於梧棲投資16億元建置自貿廠瓶胚產線,年產能約5億支,供應外銷市場;

2. 專精於IC承載盤和記憶卡外殼製造,客戶群涵蓋台積電、聯電等科技大廠的「晨州塑膠」,投入逾26億元於外埔興建新廠,擴增智慧自動化產線與產能,預估可創造144個本國就業機會。

3. 在機械製造部份,專業生產分度盤及零組件的「潭興精工」於豐原斥資逾10億元擴廠,引進先進加工設備,導入ERP系統,零件自主加工率高達90%;

4. 全國百大研發專利的「上銀科技」於台中工業區投入約4.1億元增建新廠,專業生產滾珠螺桿為精密科技產業的重要零組件。

5. 在風力發電製造部分,「世紀樺欣風能」製管廠引入丹麥Welcon大廠技術,於台中港離岸風電專區建造生產基地,在台中投入近40億元

6. 食品製造業方面,創立逾60年的跨國性飲料大廠「維他露食品集團」於台中工業區擴建新廠辦,未來持續創新,發展各種有益消費者健康的飲品;

7. 以代工製造保健食品(植物性軟膠囊)的「維愷健康科技」於台中市大雅區的新廠投資產線設備優化製程,以植物基底原料生產軟膠囊,提供給素食消費者方便的替代品及新選擇;

8. 位於台中市關連工業區「佳信食品」新廠,專業生產肉類調味料,業界深耕超過25年,運用先進創新技術服務許多大型食品工廠及連鎖餐飲集團,年產能達1000公噸。

這麼複雜的新聞,我們要先拆解一下。

首先,台中市18,716家工廠分布以

1. 太平區最多,共有2,796家、

2. 大里區2,000家、

3. 神岡區1,861家、

4. 台中市豐原區1,516家。

這些數據很有趣,因為台中工業區在西屯區,中科在西屯區及大雅,結果西屯區及大雅區竟然沒能排進前四名,西屯區967家及烏日區953家,分佔五六名,潭子區及大雅區893家及881家,分佔七八名,發生甚麼事了?台中工業區佔地將近600公頃,大雅中科佔地超過400公頃,潭子加工出口區、台中港加工出口區等工業計畫用地集中區,竟然輸給太平大里神岡,甚至連豐原也超前。

這幾個地方的工廠蓋在甚麼土地?台中市真的有準備嗎?

產業園區統計到底如何進行?有何價值?

以西屯台中工業區(台中產業園區)為例,1980年代開發完成,面積580公頃,廠商家數達1027家,員工數約4萬人,產值超過3200億元,如此集中的產業園區對比於太平與大里,有何差別?

南屯精密園區一期已進駐廠商共計111家、二期已進駐廠商共計63家(不含標準廠房)、標準廠房24家,總計198家,廠商投資額約796.7億元,引進就業人數約21,329人,年營業額約可達1,627.08億。元。

西屯與南屯模式合理嗎?值得複製嗎?太平、大里的有機成長模式,一文不值嗎?

這是那裏的工廠???怎麼會出現在新聞標題下方?

台中的產業發展與產業用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