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一直在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1970年的台灣究竟還在嗎? 那時候,我剛進入小學沒幾年,台灣社會感覺上還很簡單,變化的腳步似乎正要起步。

還記得1975年上國中後第一次認識屏東市區的同學,一個回家跟我順路的同學家住所謂的眷村,因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沒接觸過菜市場、馬桶等現代設施,第一次跨入他家的時候有點緊張,因為小小的眷村房子讓人感覺很豪華,除了要脫鞋子外,更有馬桶等設施,令人羨慕,出了門還有籃球場、菜市場、廣場、柏油馬路等設施,令人目不轉睛。

那是36年前的記憶了。

最近因為爭取長安新村保存,喚起個人對光復新村、中興新村等1950年代中期興建的大型社區之好奇,在當時的背景下,台灣竟然可以自力興建完整規劃的社區,一方面讓公務員可以安身立命,也讓政府機能得以有效率的運作。

台中市的長安新村是台灣省政府進入台中市的第一處社區,1965年起陸續完工,雖然只有八十多戶,但是也不乏先進的規畫理想,包括家家有庭院、統一雨水管線、廁所馬桶等設施。站在這處荒廢的社區裡,還是可以感受到40多年前的生活方式與氛圍。

當時的時代背景似乎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興建國宅與大型社區,民間的力量還沒成熟。審計新村、稅務新村、教師新村、黎明新村,甚至后庄國宅等大型低密度社區在政府的主導下,成就了公務員與中低收入戶的生活必需。

1970年代起,從北部的花園新城到大台中郊區的潭子台中新城、北屯碧柳新村、玫瑰新城、中國城、到西屯東海別墅、國際城、宏台別墅、北區衛道新世界、太平台中小鎮等,民間的力量也在預售屋及石油危機的潮流中陸續加溫。原本房屋數量不多的台中市,在不到20年時間,搖身一變為房屋過剩、空屋率最高的都市。2010年底,台中市已經擁有超過45萬間房子,人口戶數還不及35萬。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像,如果台中市的房子很多,大家的選項應該很豐富才對,可是回顧1970年代現身的房子與社區,我們卻看到變形金剛屋,一間又一間的房子,不是加蓋、增建,就是改建、擴建,整個1970年代地景幾乎被淹沒在變形的街道與巷弄中。房子多,似乎並不代表夠用,因為增建與加蓋就是最好的反證。就在改建與違建的浪潮中,我們周遭的地景成了變形金剛,讓少小離家的父老們無法在此找到熟悉的味道與街道。

變形金剛都市,我們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我們如何學習尊重建築主體,不輕易添加、不輕易變動、不互相干擾,在合理的公共設施陪襯下,找回社區應有的內涵與風貌。


1975年剛完工的東海花園別墅



2011年的東海花園別墅巷弄中

誰來告訴我們,台灣(台中)的70年地景如何找回?變形金剛還要繼續發威嗎?我們在台中這座城市,如何找到每個時期常民生活的軌跡,傳承世代與世代間的美學與生活哲學?新不應該只是新,新應該要有舊的元素融合其中,新與舊不應該只有衝突,新與舊不應該是一體的兩面,各自獨立,這樣的都市空間太可怕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