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的迴響?回想?迴旋梯? 我的回應。

台灣大道vs中港路這張圖掀8年史- Yahoo奇摩新聞

image

夢想的開始,其實就在身旁

街道(Street)是現代文明重要的發現,實在很難想像如果所有的道路有一天突然消失了,現代人的文明生活會變成怎樣?然而除了交通運輸,街道其實具有強烈的社會、文化與經濟意涵,法國大革命的戰場就在巴黎街道上,街道的社會意涵相當地強烈。

放眼世界各大都市,想到法國巴黎,凱旋門、協和廣場、香榭大道的文化圖騰直接印入眼簾。想到中國,清明上河圖河岸兩旁大道市集繁榮情景讓人心怡不止。想到美國華盛頓特區賓州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上歷任美國總統就任的足跡隱然若現。提到紐西蘭的奧克蘭(Auckland)皇后大道(Queen Street)、美國紐約市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芝加哥市的密西根大道(Michigan Avenue),購物休閒的魅力散發各處。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嘉年華會上,民眾就在街道上跳了起來。透過這些代表性的街道,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每個都市的獨特活力與魅力。

除了運輸功能與生活空間機能,把時間拉遠一點回到中國的絲路,這條貫穿中亞的商業運輸命脈,不但代表古文明最高的發展境界,也立下人類發展史的里程碑,沿途經過烏魯木齊、玉門關、敦煌、嘉域關、酒泉、蘭州等高山聚落,在中國境內長達2568公里,起始點就在中國的西安,一條通商的道路,我們可以活生生地見證人類生存發展的智慧與記憶。

古城牆都市的邊緣道路稱為大道(Boulevard),通往鄉間古莊園的筆直道路為林蔭大道(Avenue)。

想到台中呢?我們有這樣的道路嗎?

答案好像在中正路、台中港路與中棲路。

有時候我們因為太熟悉了,反而忘了他的存在。生活在台中的人,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在點與點之間,我們不經意忽略了中港路與中棲路跟台中人生活竟然是如此密切不可分。

連結台中縣市的中正路、中港路及中棲路的沿線景象繁榮,古典的台中火車站是這個軸線的端點,遠端的台中港是中部地區最重要的運輸港口。沿著這條平均寬度達50公尺的道路,我們可以見證台中市發跡與空間擴張的足跡,駐足200多公尺高的大肚山上,台中市及台中港景象一覽無遺。

台灣目前沒有一條主要道路以「台灣」為名,台中可以引領先機,透過道路改名及重新解讀的工作,營造一條以生活文化為基礎的道路空間,創造大台中新意象與共識平台。這個新氣象也可以帶動台灣各地都市以路會友、以路結盟的風氣,讓台灣各地充滿台灣大道交流平台,讓國外人士可以透過台灣大道這個窗口重新認識台灣。

台灣大道基本資料

道路: 台12,台中市部分中正路、中港路;台中縣部份中棲路

全長: 台12線23.170公里,中正路1.1公里,總長度24.2公里

寬度: 中正路20米、中港路60米、中棲路50米

銜接: 台中市歷史街區、台中市綠園道、40米文心路、中山高速公路、筏子溪、大肚山、中部高速公路、台中港特定區(台中縣龍井、沙鹿、梧棲、清水四鄉鎮)、台中港

image

展讀台灣大道

  1. 台灣大道連接台灣第一個都市計畫區(1900年)及第一個人工大港(1976年)的道路,不但是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連接的象徵,也是台中縣市共同的交通命脈。
  2. 台灣大道的起點台中火車站興建於日治1908年,1917年修復完工。這是慶祝西部鐵路全線通車的所在地,火車站所在的中區是台灣第一個都市計畫實施地區,該市區改正計畫於1900年完成的時間比台北都市計畫早了將近半年多。
  3. 台灣大道沿線可以說是中部地區最重要的醫療中心集中地,中山醫院、林新醫院、澄清醫院、榮總、童綜合醫院全部在台灣大道沿線及周邊。中山醫院在1966年開幕日還請到國父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先生剪綵。
  4. 台灣大道沿線擁有台灣唯一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由經國園道到國立美術館、文化中心、中興大學、228公園、體育場、中正公園所組成的台中綠園道更是全台灣獨特的都市綠環道。
  5. 台灣大道兩旁有中部最大的新光三越百貨公司、TigerCity娛樂購物城、晶華、長榮桂冠、永豐棧等國際級觀光飯店、美國銀行等跨國金融機構、夜間休閒娛樂中心、中華夜市、第一廣場、鹿寮成衣商場等,可以說是台灣中部的金融消費娛樂中心。
  6. 台灣大道兩側也是中部大專院校的集散中心,緊鄰的東海大學於1955年開始招生,1953年美國當時副總統尼克森就是經由台灣大道到東海大學參加動土典禮。弘光技術學院、靜宜大學也相繼在1980年代遷移到靠近沙鹿的現址,台中技術學院、台中師院、逢甲大學、中國醫藥學院、中山醫學大學更是近在幾呎。
  7. 台灣大道也是中部製造產業中心,沿線上有台中工業區、未來台中科學園區、機械園區、軟體園區、台中港關聯工業區、台中港加工出口區等中部重要產業物流設施。
  8. 台灣大道的中心點是台中獨有的大肚山,因為大肚山的矗立,台中平原及台中海港才能持續散發一種獨特的山海水韻味。這也是劉銘傳的襟山帶海、控制南北的制高點。站上山頂上,台中市及台中港一覽無遺。
  9. 台灣大道的另一個端點台中港,是1976年十大建設時期完工的全台灣最大人工港。台中港腹地超過5,000公頃,吞吐量僅次於高雄港,港口所在區位屬於台中港特定區計畫,不但是一個計畫58萬人居住的新市鎮,更是台灣未來港灣都市的代名詞。
  10. 位於兩個端點中間的台中市新市政中心、沿著筏子溪的高速鐵路、台中科學園區、第二高速公路、西濱快速道路、港區藝術中心都是1990年代新的規劃產品,目前正在成型中。他們的出現也將對台灣大道的風貌有深遠影響。

台中港路發展歷史

中山高速公路的建設始於1971年8月14日林口鄉的破土,全長373公里,北起基隆南迄高雄,總工程費448億元,1978年10月31日完工通車,興建時程將近7年。台中市部分有兩個交流道,中清及中港全部位於西屯區。為了連接高速公路往來車流,中清及中港交流道完成後與台中市區的聯絡道路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受到重視。

台中港路合長10.28公里,路寬40公尺,自五權路往西,一直到市界,其在五權路口、民權路口、忠明南路口三個交會地方,皆有大圓環的設置。依照1956年11月1日公佈實施的都市計畫,是項工程早在1975年11月起,即有民意代表與地方人士的呼籲,經諸多討論,以及相關單位的配合,乃於1976年開始徵收土地,光購地費即花費4億7千1百萬元,由市政府向建設基金借貸兩億,並分四年無息攤還(利息由省政府補貼),餘款游省府撥助,相關土地之取得由工務局、地政事務所、地政科等積極合作辦理,另工程費計需8億6千萬餘元,經各方協商,由中央、省、市依三對等共同負擔,合計超過13億元。

台中港路的擴寬工程,計分四個路段施工,第一路段(自民權路至五權路間)包括兩個圓環與第四路段(自高速公路至市界)先行開工,第二路段(自民權路至忠明路)隨後開工,第三路段(自忠明路至高速公路)則為最後實施,其間皆以不超過半年為限,工程於1979年結束,為地方帶來相當的便利。

中清路擴寬工程也在1977年下半年開工,於1979年底完工。台中市原來只有單一火車站運輸路線,高速公路在1978年10月31日全線通車後,由台中火車站、中清、中港三個運輸中繼站形成的網狀系統對台中市的空間結構產生決定性影響[1]。(賴志彰1997年,投機城市的興起,台大城鄉博士論文)西元2000年南屯交流道開通,台中市又多了一個運輸中繼站。

台灣大道的文化與經濟意義

在象徵層面,對大台中人而言,台灣大道的形塑可整合台中縣市版圖,匯集台中人自明性。對大台中以外的人,台灣大道呈現一條具有台中味道的整體豐富意象,可以加深印象。

在空間層面,台灣大道兩個端點及周邊發展是台灣近百年來發展的縮影,兩邊的建築物不但呈現台灣百年來的進步與變化,即將出現的建築與建設也將是台灣在21世紀的新地標。台中火車站代表台灣在20世紀初期跳脫唯一海運工具,成為路運地區的起始點。台中港在十大建設的號召下,帶領台灣轉型為技術密集與資金密集的新興開發國家。未來的台中國際機場,將進一步完善台灣中部的空間結構系統,三點共構外交高速鐵路車站,中部的空間結構將更趨精密完善。

在人文與生活層面,台灣大道的變化與台中人及台灣人息息相關,在台灣大道上每個台中人與台灣人都可以找到適切的記憶關聯,台灣大道就是台灣人百年來生活的縮影,台灣大道周邊的博物館、音樂廳、醫院、百貨公司、綠園道、廣場、轉運站、藝術中心、老街更是台中縣市人民日常生活的夥伴。

在經濟層面,台灣大道不但扮演交通運輸的幹線,紓解台中火車站、朝馬轉運站、台中工業區、台中港的交通,台灣大道的經營更直接關係中部過去與未來經濟發展。台灣大道周邊的商業產值更牽動中部的商業脈動。

台灣大道的多層次文化美感

1. 台灣大道是中部地區最富有文化美感的生活道路,用多層次的角度欣賞之,我們可以將其分成至少五個段落,每個段落都有其獨特之處。火車站到忠明路為一段,忠明路到高速公路為二段,高速公路到新的中2高為三段,2高到沙鹿橋為4段,沙鹿橋到台中港為5段。每個區段各有特色,未來工作重點是環境經營管理。

台灣大道一段,火車站到忠明路,台中商業文化區、歷史台中

台灣大道二段,忠明路到高速公路,台中精華區,生活台中

台灣大道三段,高速公路到2高,台中產業區,科技台中

台灣大道四段,2高到沙鹿橋,台中居想像區,景觀台中

台灣大道五段,沙鹿橋到台中港,台中物流港灣都市區,港灣台中

2. 紅花需要綠葉的陪襯。台灣大道不但是中部人的生活道路,也是體驗台灣變遷的櫥窗。台中人可以選擇適切地點籌建台灣大道紀念館,展示台灣大道發展歷史及台灣各發展時期特色文物,一方面統合台灣大道長期發展,另一方面收納台灣大道紀念館為台灣百年發展的縮影展示中心。在平時,紀念館可作為台灣中部的觀光旅遊服務中心。

3. 展現與世界接軌的企圖心。同步研究國外主要大道發展歷史與設計精神,融合本土長期經營管理哲學,2010年可以作為台灣大道驗收年,這是時間層次的展現。

4. 實現台中縣市生命共同體之理想。以台灣大道為基礎,在近程促成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在遠程促進大台中地區積極籌備2020年世界博覽會。世界博覽會會址可以採分離設計手法,劃設核心及次核心分區,在台灣大道周邊選擇至少兩個區塊,作為展示台灣城市風貌與台灣社會發展的櫥窗。

分期分區軟硬體建設綱要計畫

  1. 軟體計畫一:由台中縣市政府合作,以一年為期調查民政、地政、工務建築、商業、產業等資料,在一年後進行大規模道路重新命名工作。方案至少包括,全面改名台灣大道及附加台灣大道名稱但是原有住址不改等。
  2. 軟體計畫二:成立道路重新命名工作委員會負責道路整體規劃及管理等事宜。委員會委員由台中縣市首長,協同公路局等業務主管機關,共同任命產官學代表至少20名,委員會設主任一名,研究員五名,負責幕僚作業並協助分區委員會相關工作,委員會組織落日三年條款。
  3. 軟體計畫三:台灣大道分區發展計畫(zoning),成立台灣大道分區委員會,負責分區特色規劃與營造工作。舉辦年度競賽活動,由市民及訪客進行評比,頒發區段錦標及個別業種優勝,予以特別媒體行銷獎勵。
  4. 軟體計畫四:設立台灣大道入口網站website,發行台灣大道電子報,招納台灣大道會員。同時利用網站,集結台灣大道歷史、商業、文化、建築、空間、人物等文字影像資料,鼓勵資料下載與流通,發行台灣大道e-learning教學光碟。
  5. 軟體計畫五:舉辦年度活動,至少包括聖誕節燈火裝飾比賽、攝影比賽、徵文比賽、遊行比賽等。由台灣大道繁榮促進會及後續成立的台灣大道基金會負責籌畫。
  6. 硬體計畫一:成立台灣大道紀念館興建委員會,以基金會形式進行募款及規劃工作。以三年為期,完成資金籌措及選址,五年內完成興建及營運工作。
  7. 硬體計畫二:以台灣大道紀念館為入口,成立台灣大道常設辦公室,負責台灣大道行銷與解說人員培養工作,並配合各級政府及各界資源,積極推動台中2020世界博覽會籌備工作。
  8. 硬體計畫三: 劃設精神地標區,設計台灣大道上的精神地標,以國際設計標邀請各國著名設計者參與,經費由公私部門合力籌措。

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是由繁榮促進會自發性提出,目的是引發各界對台灣大道的認識與認同,進而共同投入台灣大道的營造與繁榮工作。行動方案分短中長期進行之,簡單說明如下。

一、短期方案1-3年

方案一:新市政中心「超高層升旗台」規劃與設計企劃案

方案目標: 公共藝術品活化閒置公共空間,建立中部新地標

具體做法:

  1. 盡快成立台灣大道繁榮促進會,由繁榮促進會理事會負責工作推動事宜。
  2. 在新市政中心預定地上,配合設計藍圖選取適當公共空間,規劃興建超高層升旗台,並將其納為公共藝術品展示區。
  3. 固定升旗活動由中部國軍樂儀隊協助,在固定時間與地點,表演升旗與交接典禮。
  4. 舉辦大型節慶升旗活動,結合中部各級學校聯誼舉辦慶祝活動,促進市民交流。
  5. 由市政府出面主導用地取得與基本規劃設計費用,預計約三百萬元。旗竿及基座興建經費預計三千萬元。
  6. 由民間團體與廠商協助建築材料與設備的費用,立說明碑紀錄贊助事實。

方案二: 2002年終耶誕、跨年街頭慶祝狂歡

方案目標: 百萬人潮在台灣大道上一同狂歡,創造金氏紀錄

具體做法:

  1. 宣達轉化街頭空間為市民活動大廣場的理念,取得各界認同與支持。
  2. 結合台灣大道周邊商家廠商,分區段比賽耶誕慶祝活動,由參加者票選最佳裝飾獎、最佳空間設計獎等,公開頒發標章以示鼓勵。
  3. 由縣市政府及台灣大道繁榮促進會邀請全世界及中部民眾參加2002年耶誕節及年終倒數活動,分區段辦理表演活動,聚集人潮與商機。
  4. 在大肚山頂施放雷射光照耀台中市區與台中港區,引導群眾向天空吶喊慶祝。
  5. 視活動反應情況,邀請金氏紀錄見證之。預定活動經費約一千萬元。

二、中程計畫3-5年

方案三:台灣大道兩邊行人空間美化計畫

目標: 創造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結合的藝術大道

具體做法:

  1. 通過地方單行法規,籌組行人空間改善專案小組負責,規劃設計台灣大道兩側行人區為重點改善特區,鼓勵行人區創意使用。
  2. 台灣大道行人徒步區全面分期改善計畫,以民眾參與方式,配合縣市政府資本門建設,塑造台灣大道行人特區(靠近園道、筏子溪、大肚山、台中港等區塊可加上自行車特區)。預定經費三年,每年一億元。
  3. 核撥循環性基金作為改善種子基金,鼓勵沿線住家與商家製作創新設計。種子基金五千萬元。

方案四: 分區分季在台灣大道舉辦一年四季文化藝術活動

目標: 台中文化產業升級

具體做法:

  1. 劃設台灣大道為六個區塊,每個區塊成立一個活動委員會,負責該區塊特色營造事宜。
  2. 以文化產業為出發點,各區塊可以利用藝術節、文化展、電影展、戲劇展、音樂會、民俗展等形式活動,以兩個月為一期,擴大舉辦部分區段或者全區的活動。
  3. 預定活動經費每年一千萬元。

三、長程計畫5-10年

方案五:興建台灣大道紀念館文化園區

目標: 建立台中新文化園區

具體做法:

  1. 成立台灣大道紀念館基金會,進行會館區位選址及購地事宜。延攬專業人員,負責日常業務經營管理。
  2. 舉辦競圖比賽,勾繪台灣大道、台灣大道紀念館、文化園區的形式與內涵。
  3. 在教育機能部份,以科學動畫及模擬方式,在館內帶領市民及遊客深度了解台灣中部的特色與發展歷史。
  4. 在文化機能部分,結合地區科學文化藝術團體,在台灣大道紀念館舉辦長期及短期展覽活動。
  5. 在商業機能部分,結合觀光局成立台灣中部最大的旅遊服務中心,擴展中部觀光市場。
  6. 預定規劃設計經費一千五百萬元,硬體設備經費5億元,採自給自足方式籌措之。

 

城市因夢想而偉大

駐足宜蘭冬山河沿岸,我們可以欣賞山水地交織的景象,印證自然與人類的感情。

未來沿著台灣大道,我們搭著輕軌電車,享受微風與山海風韻的薰陶,

來自各地的遊客分段駐足觀賞與體會台灣大道沿線,

充滿台灣特色與台中風味的多樣驚奇(wonders),

台灣大道紀念館前的廣場,

我們……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2012年3月30日山海屯聚會留言


[1] 賴志彰,1997年,投機城市的興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