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中花博結束後,整個后里區發展可能回到常軌嗎?還是已經走向另一個高度?這是探索后里台地必須回應的課題之一,也是北台中整體空間布局未完成的重點工作。
從后里馬場的改造到后綜高中側森林園區的開放,整個后里車站周邊已經起了化學反應,也因為如此,這幾年,台中市政府一直希望將后里後站,也就是后里車站東側地區納入整體發展區。
更重要的,因為中科的進駐,促成了后科路的開闢,后里已經建構了環狀道路系統,後站已經不是後站了。
伴隨著舊山線復駛,連結大安溪與大甲溪,從勝興到后里,中間夾著泰安車站與后里圳源頭,這是迷人的慢活特區,也可能造就北台中新的發展契機。
在這樣的基礎下,后里車站東側地區有新的空間契機嗎?我們還要繼續沿用交通轉運及觀光發展主軸嗎?原來的眷村紋理真的沒有任何價值,可能性嗎?
留下這樣的疑問,希望這個案子走下去,還有機會加入這個重要元素。比如說,現任台北市副市長,前台北市議員,黃珊珊就是在后里新村出生,她的大哥黃曙光上將(1957年次),曾任參謀總長、海軍司令等職位,也是在后里新村出生長大,這類的故事有沒有機會在此區改造的過程,成為素材的一部分?
一個看似破舊,隨時可能被拆除的眷村其實是領導中華民國國軍上將參謀總長的出生地,事情可大可小,就看我們怎麼說故事,怎麼萃取更迷人的元素,融入後花博時代的后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