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肇祥,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

image

一個中國時報中部地方記者的告白2019年6月21日,中時集團旗下中部地方記者(埔里)_廖肇祥在個人臉書,貼出一篇沉痛的離職文。內文寫到,他選擇離開12年的公司,是因為害怕自己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他就讀小四的兒子問他,「爸爸是記者,為什麼你的公司卻一面倒地寫台灣壞話,卻幫沒有新聞自由,拘禁迫害記者及人權律師的中國說話?」

2021年,2年後

兩年了,中台灣社會對此有反應嗎?廖肇祥找到新工作了嗎?兩年後回頭到,廖肇祥的文字傳奇是台中學應該有的內容,自省與反省,從中找到地方發展的新動能。

台中人如何面對這樣的媒體環境改變與媒體人自覺?我們要讓這種人寂寞孤單嗎?還是我們要DO SOMETHING?兩年後,我們要問,中台灣的媒體環境有變好嗎?台灣整體媒體生態有改變了嗎?

從2020-2021,台灣社會不僅遭受武漢肺炎的肆虐,更飽受假新聞與虛擬議題攻擊,來自友好國家的疫苗被說成乞丐疫苗,來自中國政權的欺壓被當成台灣人活該,日復一日,部分媒體以挾持著部份台灣人,過著平行線的生活,他們眼中的台灣民選政府是低劣的屠夫,他們的眼中看不到中國政權的惡。

兩年了,廖肇祥的揭竿起義已經兩年了,中台灣還陷在泥沼中,還在尋找更好的出路。地方記者的自主性有改善了嗎?地方記者工會機制順利嗎?業配文還是主流嗎?

2020年5月住在埔里的廖肇祥投入兒童足球的報導,從小處看大事:  廖肇祥有一個熱愛足球的兒子—「小牛」廖家熹,從兩歲開始踢足球,甚至成立一個Facebook粉絲專頁紀錄小牛的足球夢,因此俱樂部的家長和小孩們都稱廖肇祥為「牛爸」。他說,當初會想要成立「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家鄉開心的踢球。

2018年,決心要為小牛找到更多「球友」的廖肇祥決定舉辦一個足球活動,靠著自己曾在南投當駐地記者累積的人脈,廖肇祥不只租借到場地和球門等相關資源,也透過自己和球友,號召不少好奇足球運動的大小朋友們。一場由民間自發舉辦的「山城足球嘉年華」,將四散在埔里地區的足球資源和對足球有興趣的人,全連結在一起。

文章圖片

廖肇祥臉書原文:2019/6/21

各位舊雨新知,在此宣告,我正式離開旺旺中時集團了,為什麼主動辭掉這待了12年的公司,因為我很怕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媒體環境不好,同業都知道,也感受很深。媒體各有立場,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了立場,惡意扭曲偏頗作假自我審查,唱衰、傷害台灣這塊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我認為這違反了做人的良知。

旺旺中時集團還是有不少有想法的基層記者,但這個地方的趨向,似乎要的是聽話的執行者,很多很多同仁為了養家餬口,一直忍著….忍著,接收執行奇怪的指令,做出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東西。

相較繼續待下去的同仁,我並沒有特別勇敢,離開是解脫,但是留下來真的很需要勇氣,我的朋友圈經常發布對於媒體改革的善意觀點,當然也有些嘲諷、揶揄旺旺中時,我幾乎都有接收到,也做了反省,真正了解我的人,會知道選擇離開,並不是衝動,而是經過深刻的思考後所做的決定。

外界對於旺旺中時的批評指教內容相當多,不需我來贅述,我主要想說的,失去反省能力、做出那樣內容的,並非基層記者能主導,而是背後高層力量用各種方式引導,記者怕飯碗不保,用內在價值衝突、思覺失調、切割現實、麻痺良知換來的。

希望各界能對旺旺中時基層記者更多的同理,給予他們勇氣與支持,也盼望各界支持媒體改造運動,讓基層記者能有自由的空間得以發揮。

下面這封信,是寫給旺旺中時長官看的,裡面有提到我對於公司媒體發展的憂慮與看法。

很有趣的是,當我在長官同仁工作群組傳達這封信時,地方主管很快把我踢出群組了,即使那天離我辭職生效還有5天。

言論自由,關係到我們是抱持什麼樣的價值與信念,關乎我們看待這塊土地時,是留在絕望與希望,也關乎到我們能否有翅膀,選擇逃離或繼續留在原地打拚。

是很多前人的犧牲,讓我們能有選擇。我也希望我的選擇,讓我的孩子未來還能選擇。

廖肇祥給中時長官的信: 我寧願當一個人,而非被奴化的記者

各位長官好:

離開中時集團,並非特派所說「新聞理念與報社政策方向有距離」所能概括,也並非特派所說的「衝動」,我不期待能帶給各位省思,只是想趁離開前說些話,做些澄清,也留下些許記錄。

隨著這封信上傳群組相簿的截圖,這是我近半年來整理社群朋友們,對於中時集團近年來所作所為所發表的意見評論,你們可以先參考,較能了解我的思考脈絡。

我向來是個狂熱追求新知、凡事好奇的人,高中就立志當記者,考取大傳科系,投入新聞第一線,之所以下定決心離開這待了12年的工作,主因是當今的中時集團不僅不尊重第一線記者的專業與判斷,還以不擇手段,嚴重傷害台灣的新聞自主與民主自由,從最初的熱誠轉為恨鐵不成鋼的憤怒,當下已轉為大悲無言的心冷。

雖然我只是小地方的駐地記者,但在採訪過程中,不時被受訪對象「虧」,他們嘲笑中時、中天擅長製造假新聞與惡意扭曲的內容,雖然那些報導不見得是我寫的,一開始對外界看法存疑,但是我發現,我愈來愈無法為報社辯駁。

曾經拿出名片,對方看到上頭的「旺仔」回應是:「啊,你們是中屎韓天台的喔!別訪問我啦」,社群好友發文裡更是經常出現批評中時集團產製的內容「腦殘」、「無恥」、「卑劣」、「自我作賤」……我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替報社辯護,因為他們說的幾乎都是真的。

大家都有一線採訪經驗,相信各位都能體會記者經營地方布線的辛苦,可是現在的狀況是,「中時」、「中天」號稱「四大報」、「主流媒體」,這樣的招牌與名號,如今反而侵蝕第一線記者累積的名望,民眾對於集團的不信任感,擴散蔓延到基層,喊出「我是中國時報記者」、「我是中天記者」成了很丟臉的一件事。

也許你們會說,公司有公司的政策方向,當個員工領薪水辦事,其他不用想太多。

好的,那我們換個方式來說,如果公司販售的是危害社會的毒品、偽裝大家發大財的謊言,將新聞報導當成唱衰分化台灣社會,製造對立與撕裂的工具,身為員工的我們,難道要跟大家說,「做那些內容的都是老闆、長官要的,與我無關呴」?真實情況是,新聞報導影響社會層面廣大,員工絕對無法與公司品牌經營方向脫鉤,社會大眾看待我們就是共犯、就是幫凶。

我兒子現在是國小四年級,他非常喜愛看課外讀物(包括報紙),尤其對世界歷史相當有興趣,他知道中國是獨裁極權國家,沒有民主制度,沒有讓人民信任的司法,沒有新聞自由。他有一天問我一個問題,「爸爸你是記者,為什麼你的公司卻一面倒的寫台灣壞話,卻幫沒有新聞自由,拘禁迫害記者及人權律師的中國說話?如果台灣有一天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話,你會不會也被抓去關?那我要怎麼辦?」。我當下再度沉默,不知如何為公司找理由遮掩。

上述的道理,連一個小四的小學生都能懂,可是各位長官,你們知道你們擁護的是什麼樣的政權及編輯方針嗎?你們知道現在所做所為正在殺死台灣的新聞自由嗎?

也許你們又會說,媒體各有立場,偏向某個陣營或理念這是很正常的事,別大驚小怪。可是如今狀況是,你們開始自我審查,只剩下立場,連真實都不要了,甚至用立場來決定真實。

長官們近日很時興比報,分成「人有我無」、「人好我差」、「本報遺漏」、「本報表現較佳」部分,姑且不論這是整下屬還是捧上級,六月四日及隔日,天安門事件30周年,當蘋果、自由、聯合以全版、頭版、特刊方式報導紀念活動與分析局勢,很奇怪的是,當天比報的長官似乎是患了視覺失調症,他報當天大做特做,明明「人有我無」,製作精美的大幅版面被視而不見,並未被提列在前三大部分來比報。

而在6月11日,中時電子報已經完全搜尋不到「六四天安門」、「香港雨傘革命」、「香港反送中惡法」的新聞。甚至連記者徐宗懋採訪六四事件的新聞都換成「抱歉!您所查詢的資料,目前無法找到任何頁面!」「404 – 找不到檔案或目錄。」。

徐宗懋是誰?你們是真忘,還是假忘?他是30年前在天安門廣場採訪的一線記者,他在六四事件那個恐怖的清晨,記錄驚動世界的現場,不幸被共軍子彈打到頭部,流的血,像宰殺一隻羊般的多。記者的天職,就是傳達真實,可是現在,像徐宗懋這樣用生命安危鮮血換來的新聞、圖像與歷史,你們竟然照樣也能自我審查,說不要就不要,說撤掉就撤掉。

中時電子報網站Logo旁寫著「真道理性 真愛台灣」,可是你們連自己記者同仁拚命傳達的「真」實都可以捨棄、犧牲、竄改、惡意扭曲,只為了不讓幕後黑手不開心,你們是「真」愛台灣,還是「真害」台灣!?

台灣的言論自由是犧牲了多少前輩的生命與人權,我們才不會因為活躍的思想而遭受迫害,悲哀的是,中時集團卻不斷倒退,離普世價值愈來愈遠,如今的工作氣氛是以飯碗為要挾,強迫員工配合,當個忠誠的執行者,而非自由的發想者。

每一個人都要工作、每一個人都要生活,多數的報社優秀同仁具備活躍的思想,但為了糊一口飯吃,無奈的「收到、收到、收到……」不斷執行詭異的決策。當今報社的編採方向,已經不是政治意識型態、立場之爭,而是整個中時集團正在向台灣人民輸出謊言,且惡意掩蓋真相,逼迫記者配合,這是價值的選擇,我寧願當一個人,而非被奴化的記者。

寫這封信,並不期待你們會就此找到美好的良知,只是告訴我自己,我沒有跟著你們學壞,留下這記錄。我可以告訴我兒子,爸爸身為記者,並沒有遇到不對的事情而沉默,而且拒絕當個傷害台灣這塊土地,掠奪你未來選擇權的共犯與幫凶。

很抱歉,我不跟你們玩黑暗組織爾虞我詐欺騙世人盲目效忠首領的遊戲了,我選擇與惡保持距離,循著天光的道路前進,也盼望你們與同仁們能

莫望初衷、平安順心

即將是前中時記者 廖肇祥 2019.06.12

專論》怕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一位剛離開旺中資深記者的心內話| 政治| 新頭殼Newtalk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廖肇祥 中時集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