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臺灣的經濟結構在1960年代發生變化,改以農業培養工業,原本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要改以工業為主。在1972年,謝東閔擔任臺灣省主席之後,中小企業也開始發展,他為了帶動農村經濟,倡導「客廳即工廠」運動,鼓勵家庭代工,擴大外銷,也為臺灣帶來了經濟的興盛。台灣也在該年度,工業就業人口首度超過農業人口。
李筱峰老師在台灣史一百件大事也指出,這一時期的台灣正逐漸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急速的工業化,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使得從事農業的人口減少,城鄉差距也拉大。同時,由於外貿的發達,許多開在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訂單,卻又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既不需要廠房,又比較省工資。所以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社會,許多市鎮出現著「客廳兼工廠」的景觀。
有論者指出,客廳即工廠好處多多,除了代工賺錢外,親子關係也更緊密,下一代就近觀察父母親的工作,更有助於親情交流。
真的這麼好嗎?且待後續論述說明,客廳即工廠是否因此毀滅台灣的家庭文化,當機器走入客廳的時候,是否也宣告社區環境可能因此走下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