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年前寫的文章,十年了,好像還在原地踏步。
 

一、博物館代表當地的文化發展程度



 



由外在的條件來評估一個都市居民的教育文化水準,其中一個數據是當地擁有多少博物館可提供居民充實知識領域,實地觀看難得一見的景物,或是提升心靈對美麗事物欣賞的意境。博物館參觀人潮也有相當的經濟效益,文化設施與經濟活力的關聯性在後工業社會不但愈來愈緊密,也影響整體都市生活品質。



所謂的博物館設施,包括圖書館、美術館、紀念館、展覽館、文化中心、音樂廳、劇場等相關公眾可前往獲得生活知識或發表創作的場所。



台中市自從成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之後,每年吸引超過三百萬人此來自各地的民眾參觀,除了增廣見聞之外,對台中市能擁有如此規模完備的科學博物館,無不心生羨慕,參訪期間帶來的經濟效益超過十億元以上。



台中市也擁有國立美術館,館內的收藏若能展示一幅世界聞名的畫作,則立即能帶來參觀的人潮,間接提高民眾對美術創作的興趣。目前美術館周邊的環境設施已初步達成吸引人欣賞的目的。



設置內容豐富的博物館,除了能提供民眾知識生活的饗宴,更能帶來前往參觀的人潮,相對的因文化活動促進經濟的發展。



國際上有許多都市的居民,因環境保護的理念強烈而不願過度開發工業建設,但他們的經濟生活卻不見得落後於別人,原因是他們擁有高度的文化建設,且善於運用文化地域特色創造高經濟附加價值。



 



二、台中市博物館發展歷程



 



台中市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是台灣中部教育、文化、經濟首善之都,從最早台中公園、台中一中設校到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台中文化城的名號從此奠定深厚的基礎。然而受限於都市人口規模及位處政治邊緣地帶,台中市在博物館發展軌跡上一直無法找到立足之地。



1. 蘊量期:
戰後初期的台中市原本只是一個人口規模不到15萬的小都市,歷經三十多年的快速成長,台中市在1980年人口已經接近60萬人,都市規模也已經擴張到外圍的三個屯區,有關博物館議題開始在民間出現聲音,最明顯的代表作就是由企業家何永先生在1976年捐建的文英館文化中心,這是早在中央推動各縣市廣設文化中心之前的創舉,後續完成佔地八千餘坪的台中市文化中心則是中央所推動的建設。 



從以上線索我們發現,一個以文化城自居的城市在人口已經超過60萬之際,除了少數民間有識人士的創舉,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還沒有出現興建博物館、美術館的聲音與經費,到底當時的台中人在想什麼?又當時的中央與地方建設內涵是什麼? 



2. 興建期:
在國家12項建設的協助下,行政院終於在1981年同意選擇台中市設立四大國家級博物館之一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歷經四年的籌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終於在1986年元旦在台中誕生,該年台中市人口總數達70萬人,這是台中市有史以來第一個博物館,也是唯一一個。後續完成的省立美術館(1988)與台中市文化中心結合成為文化園區,成為台中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區,位於中山公園的省立圖書館與中興堂、中正公園旁的中山堂也開始點綴台中市的文化版圖。 



3. 展望期: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四期建設一直到1993年才陸續完成,至此台中終於有一個國家級博物館,也似乎滿足於現狀。有關博物館興建營運的聲浪除了20號鐵道藝術倉庫短暫的熱潮外,似乎就沒有在媒體上引起太多的迴響。直到今年胡志強市長提出爭取興建古根漢博物館及故宮分館才再度提醒台中市各界及中央政府,台中市即將成為百萬人口都市(亞洲第135大都市,世界第262大都市),一個百萬人口都市竟然在博物館數量、認知、與人力軟體資源部分如此貧乏,台中市要如何走入國際舞台?台中市要如何與國際接軌?更重要的是,行銷台中策略如何在爭取設置國際級博物館的過程中,涵構台中市日趨多元的都會面貌與特性?



 



三、以文化產業厚植台中經濟實力與觀光潛力



台中市長胡志強先生提出「文化、經濟、國際城」的建設口號,又提出包括古根漢美術館亞洲分館、故宮分館、國家美術館的三點「鼎足計畫」。若能順利完成,可使台中市成為台灣與亞洲文化建設的重鎮。



台中市為何積極爭取古根漢美術館亞洲分館的設立?因為他具有國際的知名度,有豐富的經營行銷經驗,可以讓台中市在短時間內聞名全球。當然古根漢美術館會要求政府在交通、宣傳、住宿、餐飲、旅遊等各方面的高度配合,更需要地方政府在週邊配套措施部分力求文化設施與地區再發展取得平衡點,結合周邊縣市觀光產業,達成都市改造的目標。



 除此之外,以台灣大道為建設主軸的「台灣大道紀念館」、「漢翔軍事博物館」、「九二一地震紀念館」、「台中酒廠紀念館」、「國家音樂廳」、「台中世界貿易展覽館」、「國際會議廳」、「巨蛋體育館」等等,都是在行銷台中的發展策略中應該及早籌設的博物館場所,也是公共設施行銷與吸引力行銷策略的主軸。



        「台灣大道紀念館」是以台灣大道為行銷平台而設立的大眾化博物館,讓民眾在此館內可以很快的瞭解台灣發展的歷史過程與成果,進而感受大台中的整體美,由此開始與大台中地區各界接觸。



        「漢翔軍事博物館」是讓原本具有濃厚軍方色彩的國防軍事機構融入民眾的文化生活之中。在台灣成長的男人很少未經歷軍事訓練的洗禮,軍事博物館的設立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九二一地震紀念館」是近代大台中地區影響深遠的天然災害,許多生命和家園遭受損失,也產生眾多可歌可泣的救災故事,台灣人民的特質在當時表露無遺。我們需要一座大規模的地震紀念館,收藏地震發生後的事物,研究地震災害發生的防範,與世界各國地震災區交換經驗。



        「台中酒廠紀念館」是保留台灣經濟文化發展過程的一環,台中酒廠已功成身退,但其古老的製酒工廠卻教人緬懷,製酒技術流程也是活生生的教材。將設備清理維護,保留在嶄新的博物館之內,設計參觀說明的走道,配合成品的展售,將會給東南區帶來新的地標。



        「國家音樂廳」是早就規劃而尚未興建的場所,台灣人民喜歡通俗音樂,也喜歡高水準的音樂演唱會,當夠水準的硬體設備完成,通俗音樂也會提高水準。



        「台中世界貿易展覽館」是商業城市必備的展覽場所,全年安排好貿易產品展覽,使業者可以互相觀摩提升品質,貿易商下單訂購,民眾大開眼界。其場地必須足夠,其管理必須良好。



        「國際會議廳」是一座足以顯現該城市與世界接軌的建築物,許多重要的決策都是透過會議的形式來決定。台中市要邁向國際化,不能缺少功能完備的會議場所。我們知道的聯合國,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那會議廳吧!



        巨蛋體育館」是一座可以舉辦國際級運動比賽的建築物,有鑒於日韓兩國在世界盃足球賽所引發的運動經濟產業及國際知名度,台中市在國際化過程中,同樣不能缺乏具備國際比賽水準的運動園區與設施。



 



四、爭取共識、積極行銷台中



如果政府及民眾能夠充分了解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將明確的目標設定,總有一日我們會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資源,使台中市成為「優質文化生活首都」。



目前我們很清楚知道台中市在圖書館設備部分配合12所大專院校館藏已經具備將近350萬本藏書的實力,但是在博物館供給面尚缺乏國際級音樂廳、國際級展覽會議中心、台中博物館、國家級體育園區、台灣大道紀念館等文化設施,台中市各界對這些設施的需求共識也很一致,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透過創新的財務計劃與開發計劃,創造台中新的吸引力,並且逐步實現這些夢想。



行銷台中團隊提出的構想應該是邁向正確方向的重要開始,後續的博物館、會議展覽、體育運動產業、紀念館產業軟體人才培養與訓練則是台中市各界可以共同努力的經濟文化事業,也是開創台中新興產業與經濟轉型的重要推手。



台中市在圖書館設備部分配合12所大專院校館藏已經具備將近350萬本藏書的實力,但是在博物館供給面尚缺乏國際級音樂廳、國際級展覽會議中心、台中博物館、國家級體育園區、台灣大道紀念館等文化設施,台中市各界對這些設施的需求共識也很一致,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透過創新的財務計劃與開發計劃,創造台中新的吸引力,並且逐步實現這些夢想。



行銷台中團隊提出的構想應該是邁向正確方向的重要開始,後續的博物館、會議展覽、體育運動產業、紀念館產業軟體人才培養與訓練則是台中市各界可以共同努力的經濟文化事業,也是開創台中新興產業與經濟轉型的重要推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