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18 政大徐世榮老師在FB寫下這一段話:
為了實現都市計畫,法律賦予政府兩大手段,一為「土地使用分區管制(Zoning)」,另一為「土地徵收(Taking)」,二者的最大差別乃是前者並未剝奪土地所有權,政府僅只是針對土地的使用類別與強度予以規範與管制;後者則是不同,乃是強制剝奪土地所有權,若以農民為例,也就是消滅農民在憲法上所保障的財產權、生存權、及工作權,其嚴重程度相對增加許多。因此,不論是理論及實務,前者都應該是比後者較為容易執行。
2019/7/18 政大徐世榮老師在FB寫下這一段話:
為了實現都市計畫,法律賦予政府兩大手段,一為「土地使用分區管制(Zoning)」,另一為「土地徵收(Taking)」,二者的最大差別乃是前者並未剝奪土地所有權,政府僅只是針對土地的使用類別與強度予以規範與管制;後者則是不同,乃是強制剝奪土地所有權,若以農民為例,也就是消滅農民在憲法上所保障的財產權、生存權、及工作權,其嚴重程度相對增加許多。因此,不論是理論及實務,前者都應該是比後者較為容易執行。
2016年通過的國土法44條有一創舉: 設置國土永續發展基金,做為推動國土計畫的後盾,該法規範,中央政府在法律通過後前十年至少要投入500億元,雖不能說每年以50億元為單位,但是至少也要以此為目標。
然而,國土基金從2017年設置至今,基金管理會只開過3次會議,行政院每年只同意編列一億元左右入基金,距離500億元門檻,似乎還很遙遠。
國土計劃前已有計畫
桃園市土地面積約12.2萬公頃,根據桃園市地政局統計,已登錄土地11.8萬公頃,私有地7.1萬公頃,約占60%,其餘4.7萬公頃以公有為主,約占40%。這是甚麼情境呢?若以都市計畫公共設施占比30-40%為本,這是勉強及格的土地分類。
The Earth is made of land and water area, mostly ocean. 滄海一粟,個人何其微薄渺小,知識浩瀚,學海無涯。
聯聚建設是一間很有趣的建設公司,因為他的發展重心以台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為主,從1999年底至今已經推出11個建案社區,基地面積超過7500坪,算是大規模建案,只是這麼大量體的土地只產生了623戶住家社區。
今周刊2009年如此形容聯聚建設:
2001年6月28日在張俊雄院長的帶領下,台中港走出新的歷史里程: 服務人流的旅客服務中心正式完工啟用,這處占地5.4公頃,樓地板面積超過1.3萬平方公尺的大樓,將1984年台中漁港開幕後,再次將人帶入港口區,下一次的里程碑就是2018年12月12日開幕的三井OUTLET。
走入古坑的樟湖才知道,這裡有野生的大青,別稱蘭草,這是藍染熱門的原料植物。
來到劍湖山才知道劍湖真的存在,就在慈光寺的前方,而劍湖所在地在1990年出現了耐斯集團開發建設的劍湖山世界,占地約60公頃。就在劍湖的旁邊有一處賣咖啡的慈園茄苳木棧咖啡,在這裡可以遠眺古坑市區及清水溪、湖山水庫。
靠近虎尾糖廠區有一台鐵擁有的倉庫,俗名貨物掛,據稱這是明治末期興建的設施,時間點大約在1910年,只是根據國有財產署的清冊,這批面積約200坪的倉庫在戰後有些許整建,並且閒置至今。
問題來了,這裡在五年前就已經在縣政府的主導下,啟動公辦都更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