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口、產業與土地的互動構成一個社會的基本圖像,人口數量增減、人口組成改變、人口特性變化、人口空間分布等現象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因果交替之間,在人的有限生命中,社會一直改變,也有部分東西不被改變。同樣的,人類賴以維生的工具,士農工商等產業類型也在不斷地改變,農業社會進展到工商發達社會,有時候並非線性的改變,而是周期性的調整,稍一不慎,很多人會看走眼產業的走向,甚至以為農業已經是末日產業,去之而無惜。

機器人來了,很多人開始預測產業組成又有大變化要出現,就好像電腦與手機出現,很多的產業就此走入歷史,卻也生出更多過去沒有想過的新行業,一次又一次的洗牌,人類總是學習適應、調整或者被淘汰。

很多人預測2030年的台灣,人口會逐年減少、老化現象會更明顯,甚至有上百個鄉村聚落可能會走入歷史,因為最後關燈的人也走了。面對這樣的預測,我們只能等待嗎?還是we have to do something. 但是,個體與總體能做甚麼呢?人生而不同,有人善於適應,有人不習慣改變,社會上充斥各類求生存的個體,適合某些人的經驗法則,可能在轉化移轉過程直接走味。

但是在總體層次,有幾件事情是可以考慮的,尤其是土地面:重養護、追求人人幸福、以身作則。

首先,2030年前,我們如何建置養護為本的社會,推翻重建設、輕人性的硬體思維。改採重視投資基礎工程、軌道工程、綠色工程等,並且重新看待既有的建築與設施,透過循環經濟與共享模式,延長使用壽命與被使用的品質。

其次,以人為本的幸福經濟學,幸福不在天邊,通常就在身邊,這也是在地經濟文化的重要,過去的社會重視成長,為了追求成長、極化型成長,不惜將重金砸在特定地區與精英培養,導致成長不均之極化現象,分配出了大問題。未來的台灣應該考慮回到所得重分配的幸福社會,透過緩慢成長,調適所得分配,讓人人有機會可以在社會中生存發展。

最後,台灣土地將近七成屬於國公有,但是長期以來這些公有土地被幾千個目的事業單位壟斷,呈現無效率使用,例如大學、台糖、國營企業等,如何翻轉這些沉苛,釋出公有地作為公共設施與土地儲備銀行得基本籌碼,將會影響國土計劃側重私有地管制的不正當性。

所有政策還是要回到人口基本面,台灣社會是否應該在面對人口流失、少子化等現象,重新檢視打開國門、歡迎移民的新人口政策,唯有如此才能在2030年前搭上世界人口持續成長的列車,引入人口活水。

2030年的世界人口早已突破80億人,台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