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機會參與桃園市國土計劃的討論,厚厚的報告書隱藏了幾十年累積的問題,規劃者嘗試在這處222萬人、土地面積12萬公頃,加上10萬公頃水域的成長特區找到未來20年的成長規範,引導可能的成長方向到集約、大眾運輸導向、整體開發區。可能嗎?
桃園與台中是台灣僅存兩處依然存在成長動能的直轄市,桃園在過去30年多了近90萬人,台中也不惶多讓,過去30年硬是增加了80萬人,面對人口萎縮的大環境,這兩處成長特區的未來如何合理定位呢?繼續允許人口無限量的移入,或者採取合理的措施限縮人口的移入,彌補過去幾十年快速成長過程中來不及準備的道路公園與學校?
這是國土計劃面對最嚴厲的選項: 價值選擇,選擇樂觀的成長趨勢可以讓規劃者繼續揮灑新市區與新社區的圖像,讓中壢的大學城更加多元有趣。選擇面對現況缺失的彌補,規畫者必須放棄擴張式策略,努力回頭檢視過往的不足,設法修補已經被超限利用的土地與河川。
然而,規劃者有此權力嗎?規劃者有此理念並不代表這是社會有共識的選項,規劃者要聽誰的,透過甚麼方式促成此類共識的建立呢?
桃園案例
就在兩大本厚厚的報告書當中,個人赫然發現,現況描述竟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這樣的現況理解根本無助於價值選項的深耕,對現況不了解,何來未來的選項呢?
桃園現有33處都市計畫,未來將整併為14處,都計區面積雖然不到1/3,卻容納了將近八成的人口,不僅如此,現有的都市計畫區還有相當程度的擴充空間,因為真正的都市發展用地只占都市計畫區一半的額度。
都市計畫區地價當然比較高,未來新需求要在都市計畫區原地擴充嗎?還是設法找價格較低的非都農業區為之?
桃園要承接來自新北市的中小型工廠嗎?新莊塭仔圳6000間即將被驅離的工廠只能往泰山遷移嗎?還是乾脆搬到更遠的桃園台地?增加就業機會不好嗎?
桃園要變成大台北的臥室嗎?住在桃園、工作在台北? 這是甚麼樣的選項? 面對現實,還是挑戰之?
桃園、中壢與形成中的航空城,真的可以成為桃園空間結構的鐵三角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