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西屯區協安段352地號,面積2085.14平方公尺,使用分區是農業區,上面卻長出一棟近百戶集合住宅,樓下還有全家便利商店,住址是西屯區環中路三段930號。進出車道靠的是潮洋巷,緊鄰龍潭里老社區,新舊夾雜,高難度建築設計、交通設計及環境整備。
發生甚麼事情了?
農業區上面蓋房子,還蓋了將近一百戶,旁邊就是環中路,這裡真的適合蓋住宅嗎?只因為"農建地"三個字就可以為所欲為? (60/180、四層樓)2085平方公尺的農建地竟然蓋出樓地板面積6626平方公尺的集合住宅,等於粗容積率317%,試問,這是從原來使用的概念應用嗎?試問,這種建築設計還要適用免計容積規定嗎?建築技術規則真的適用沒有發展權的農建地嗎?還是僅適用住工商分區?
631坪農建地蓋出2000坪集合住宅,這是"農建地"制度樂見的成果嗎?這種集合住宅還是農業住宅嗎?三合院改建成社區型住宅,真的沒問題嗎?
起造人,僑馥建築經理公司是台中在地公司嗎?他們是如何取的這塊631坪土地,陳世榮建築師如何評估產品定位?宗鑫開發又是甚麼單位?怎麼變成起造建設公司?
消費者想甚麼?這裡真的可以撿到便宜貨,將就將就嗎?環境影響評估根本不適用,也與此無關?單向的進出合理嗎?
這裡真的比較便宜嗎?實價登錄每坪40萬元?一房上看千萬元?
這樣的房價對每個月要辛苦繳交至少五萬元貸款的消費者,公平嗎?
該建案的銷售文宣這麼形容:
市政A+A社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環中路三段926號,是一個小型社區。社區提供一房、二房、三房不同戶型規劃,起始面積為15.58坪。
優點: 社區規劃: 屋齡3年,房屋設施較新,居住舒適。格局規劃: 社區提供了3種不同的戶型,滿足不同居民的需求。環境機能: 距離幹城一站公車站約603公尺,交通便利,出行方便;距離台中市南屯區黎明國民小學約794公尺,方便學生上下學(?)。
缺點: 車位配比1:0.39,意味著社區車位數量遠遠不足以滿足居民的需求。 周邊1000公尺缺少購物中心,居民購物便利度較低,需要額外的出行成本和時間。
持平而論,這裡真的適合有小孩的家庭居住嗎?這裡真的適合設置住宅社區嗎?
農建地搖身一變成為小型社區,少少的停車位,就在快速道路旁邊(單向進出),且周邊被龍潭老聚落、農地工廠與倉庫包圍,這是甚麼樣的規劃與設計作品?
當我們的建商與設計師淪為這種產品的生產者,老實說,台中市生活品質、房價及未來發展真的要被打上問號!
三十年後,當這些房子開始變老,周邊環境更加惡劣,這處小型社區改建可以適用都市更新條例嗎?農業區住宅如何都市更新?
最後,我們要期許,甚麼樣的機制才能遏止、導引這種開發案持續出現!我們有能力提出,有能力執行嗎?
大哉問!
PS: 從三合院到集合住宅
農業區上長出現代化集合住宅社區,規劃者真的沒看到嗎?設計者面對這種地景,怎麼忍心生出這種集合住宅構想圖?開發者心中真的有使用者嗎?購買者,到底想甚麼?一堆的問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