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偶然的機會,走入豪宅,品嚐幾千元的香檳,談著談著,談到貴族社會與貴族文化。

這是一個我很陌生的領域,也是一個我一直排斥接觸的生活圈,說不上來理由何在,大概是出生背景影響吧,從小感受父母親為了三餐在打拼,能夠溫飽穩定已經夠幸運了,那能想那麼多,想那麼深遠。更何況天南地北差異的價值觀,有時候溝通上也是障礙無限。

貴族? Nobleman? the Privileged?

在中國社會,皇帝之下有公侯伯子男,在英國國王之下,也分為五等:

公爵 Duke 侯爵 Marquess 伯爵 Earl 子爵 Viscount 男爵 Baron


印度更離譜。印度種性制度(caste)階級最高的是01白色,婆羅門,包括學者與主司祭祀的僧侶,他們是眾生與印度教神只之間的連系,其次是02紅色的刹帝利,包括王族與戰士,負責司法與統治;再次是以03黃色為代表的吠舍,包括商人及庶民;最後是04黑色的首陀羅,包括工匠與奴僕。還有一種賤民,從事清潔穢物的工作,因此不配列入任何種姓,譬如洗衣,清掃街道與廁所,搬運垃圾,火化屍體,清理動物的死屍。高低階級之間鴻溝世襲,全國百分之七十人口屬於賤民,這群人八成居住於農村地區,貧窮世襲,永不能翻身。直到賤民出身的Kocheril Raman Narayanan 1997年選上印度第十任總統才稍微化解這種莫名的階級枷鎖。


德國貴族文化史研究學者指出︰到20世紀為止的歐洲政治史,就是一部貴族史。什麼是貴族?指古代中世紀以及近代時期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方面享有特權的等級階層。當多數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是奴隸與工人之際,貴族出身者很自然地凌駕在一般人之上,享有特殊的待遇與生活方式。

特權貴族階級之重要表徵大概泛指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需求不匱乏的特定族群,因為不匱乏,所以他們會想東想西,甚至創造繁文褥節美化他們的基本需求,所以我們會聽到美食、華衣、豪宅、名車、私校、出國等對應形容詞。

在農業社會,掌握土地與土地生產資源者,除了帝王之外,就屬官員與地主,這些人不需要透過勞務獲取生活必需品,更重要的,這群人也被帝王視為圈內人,當然的貴族世家。

一日貴族,終身貴族,不但如此,世代貴族,他們排斥流通,也固守成規,這是長期下來的特權社會。

台灣社會呢?台灣的未來需要貴族嗎?政治上藍綠對抗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貴族世家的影子。

外省權貴份子幾十年來活躍於政治領域,他們衣食不愁,表面上他們生活有品味,教育程度比較高,多數擁有雙重國籍,過去他們反共,現在他們親共,未來他們只會親自己。本省權貴份子在戰後受到些許波折,有些人在政治上被排除在外,甚至成為黑名單,也因此他們集結成立台獨聯盟,反抗中華民國政府惡勢力。兩者勢力在島上相對不均衡,也因此造就外省權貴看低台灣人的刻板印象,包括外省人不好日本料理店、台客、三低等細節。

在一般人生活中,接觸貴族其實也不容易,因為他們自有生活圈子,自成一格。今日的驚鴻一瞥,見識到本省貴族的生活環境與價值觀,除了有趣,也埋下更多可以觀察與思考的點滴,日後或許會發酵吧。今天在香檳的燻慾下,其實,腦袋已經不怎麼靈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