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中學 (1233)
- Apr 28 Sat 2018 01:59
主題式捷運車站
- Apr 28 Sat 2018 00:29
參與式預算有明天嗎?
聽聞參與式預算多年,很多資料係引用國外經驗與案例,雖然已經落地實驗多年,感覺上,整個制度還是停留在理念層次,政府單位與委託單位對很多的執行細節,還是語焉不詳。
一般民主法治社會皆以代議制度為本,預算提案權為行政單位的權利與義務,預算審核權責在立法機構,權力制衡下,行政單位提預算草案,立法單位分組進行審議,最後透過立法院與地方議會的二三讀機制,生產出法定預算書,作為下年度行政機關經常門與資本門業務的人力與業務資金來源。
- Apr 24 Tue 2018 23:29
未登記工廠的春天來了嗎?
很難想像,我們擁有幾百個戶政事務所每天登記生老病死,這麼多人把關下,我們社會角落還是充滿黑戶與私生子,部分人至今沒辦法享有國民待遇。
但是,我們卻連像樣的工廠事務所與建物事務所皆無,一個沒有被政府納管的事物,自己發照的工廠、自己加蓋的房子,自己增建的民宿與農舍、自己找人蓋的寺廟,怎麼會有春天呢?因為這個社會總有人選擇被政府遺忘,直到出事了才想到政府的存在,這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沒有納管,何來春天? 沒有納管,只能冬眠,不是嗎?
- Apr 23 Mon 2018 23:10
社造123,台中想像
根據台中市政府開放資料庫,台中市登記有案的社區大樓共有6337處,這個數量相當驚人,設想每個大樓社區皆有至少一位管理員,就有將近萬人以台中市社區為業,所以社造是甚麼?甚麼是社區?以中區為例,登記的51個大樓社區,誰住裡面?甚麼樣的活動在這些大樓發生?誰比較老?誰比較年輕?好多的問題,讓人忍不住想提問。
台灣從1965年在聯合國協助下,陸續成立地方社區發展協會,初期以基礎工程、生產福利及精神倫理為主軸,歷經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的洗禮,以及來自各方的文史工作團體、環保團體、志工團體的加持,社區似乎變得更熱鬧了。以台中市為例,截至2017年共有594個社區發展協會,這是625行政里下的另類產業,兩者在部分地區呈現緊張的關係。除此之外,文化部與地方文化局底下也有另一種社區團體以社造為己任,以台中市為例,數量約在125處。
- Apr 22 Sun 2018 04:05
台中市原住民議員選舉說帖: 林喬
- 平地原住民直轄市議員選舉
台灣原住民選區共有12區,包括山原選區7區及平原選區5區,選民總數約10.9萬人,投票人口約7萬人。(山地原住民人口約6萬人)
- 台中歷史情境分析
台中市議會選舉共有16個選區,選出63席次,這其中包括14個一般選區及2個原住民選區,原住民選區又分成山原及平原選區,各選出1名市議員,2018年底選舉將增加1位山原席次,合計共有64席次議員。
- Apr 18 Wed 2018 00:03
都市計畫法與都市計畫之關係論
都市聚落在世界文明史扮演舉足角色,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都市聚落的文明,舉凡希臘羅馬、漢唐盛世、京都漢城,巴達雅、巴黎倫敦等地,都市聚落基於政治、經濟、軍事、地理、文化、宗教等因素,成為文明累積與傳承的重要場所。
對多數都市聚落而言,一個很簡單的命題是,先有都市,才有計畫與法令的框架,後者是服務前者的工具與要素。
- Apr 10 Tue 2018 01:00
大台中都市計畫數據論
通論: 從無到有的百年都市計畫史
台中市現有人口279萬餘人,超過8成人口居住在32個大小不一都市計劃區內,土地使用相當多元。最早期土地使用計畫制度始於日本統治時期,面積約526公頃台中市區改正計畫(1900年)是台灣最早實施都市計劃之現代化市區,涵蓋一部分臺灣省城腹地。後續出現的計畫包括:大甲街區計畫(1934年)、后里(內埔)、清水、神岡、石岡、梧棲、豐原及沙鹿市區計畫(1935年大地震後)及來不及實施的1.2萬公頃新高港都市計劃(1940年)與東勢街都市計劃(1941年),總計這11處都市計劃區是台中市現有土地使用計畫體系的前身,扣除新高港計畫區,總面積不及一千公頃,
- Apr 05 Thu 2018 00:04
From squatting to squatter: suitable housing rights
Squatting is one form of housing behavior via uninvited occupancy of un-inhabitated building. In Paris, squatting is considered "not illegal", meaning police cant force squatters out of the unoccupied building. Not illegal is not the same as legal, however.
Squatting is one form of shared economy, unlike airbnb, squatters pay back to the society with another form of dignity and survival mental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here land ownership is unequally distributed, squatting is the stepping stone for stable employment and in most cases low-paid jobs. Without squatting settlement, there are unthinkable conserquence.
- Apr 04 Wed 2018 21:50
如果我是台中市議員,我會努力做三件事情,然後。。。
- Apr 04 Wed 2018 17:26
社會住宅之名與實
最關心年輕世代的有二: 父母親與雇主。前者在傳統觀念引導下,打拼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下一代更好的生活環境,包括遺留可供居住與使用的住宅與財富,如果這個斷面被切斷了,社會內容勢必改寫。其次,雇主與員工的關係真的只能薪資結構嗎?沒有好的住宅環境或者合理的住宅支出,員工真的能為雇主所用嗎?社會住宅至今沒有跟勞動基準法律掛勾令人不解。
甚麼是社會住宅?簡單的說就是將不動產商品面向極小化的住宅選項,將住宅被設定在所有權範疇,沒有人會希望交換價值低於原始價值,即使已經使用多年的住宅單元,出售者還是希望買家能夠承擔更高的價錢,買下自己老舊的住宅,更何況是新的住宅單元。在此限制下,過往的國宅政策就是一大失策,因為國宅只是限制買方身分條件的商品,並非強調使用價值的物件。許多的國宅在多年後,尤其是大台北地區,已經與一般商品住宅無異,成為高價商品。
- Apr 02 Mon 2018 23:21
效率化、民營化,以租界之名行產業發展之實
1965年原本被縮編國營事業司再次擴編為公營事業企業化委員會,1970年經濟部工業局成立,並且在各地成立服務中心,1980年科學園區管理局陸續成立,包括農委會、環保署等機構也陸續成立產業發展專責單位,整個中華民國政府幾乎全面掌握經濟發展的動脈,加上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石油公司等事業體,經濟發展動能就掌握在這些單位手上。
地方政府呢?有幾十年的時間,幾乎在經濟發展面向沒有特別的角色與興趣。直到有人想到工商登記既然在地方政府手上,是不是地方政府也應該成立工商產業發展專責單位,經濟局、產發局、經發局等組織也陸續在地方政府出現,效能如何?能做甚麼?地方自己的果菜批發公司、肉品公司、漁產公司等事業體真的能左右地方經濟發展嗎? 這裡面存在一大片的問號。
- Mar 29 Thu 2018 01:37
地方自治才是正道
中央集權還是地方自治?國土計劃還是區域計畫?
違章工廠合法化之區域計畫申請案例應該要盡可能授能地方政府,直接拉到現場進行會勘與審議,而非永遠的書面報告審議。審議單位與審議人員不是神,任憑有多大的專業能力,想要隔空抓藥還是有其限制。
- Mar 29 Thu 2018 00:33
誰的綠川?綠川整治只是開始,並非結束
謠言止於何處?智者何處尋?
網路謠言指出,綠川整治其實只是在上面加個蓋子,將未整治的污水 藏在下方,上方則打造清水池塘引入自來水;甚至有政黨人士轉傳謠言,所使用的圖片顯示綠川河道下方有興建箱涵,說綠川只做表面,有上、下河道之分,對此市府水利局也鄭重表示,這是莫大抹黑。
- Mar 28 Wed 2018 23:17
台中市經緯度有何價值?
今天在偶然的機會聽到來自冰島的訊息,當地首都雷雅各最大的OUTLET店竟然叫做N66度。有人會問,為什麼取這個名字?答案是,冰島位於北緯66度。一兼兩顧,一家從1926年起家的商店,就這樣溫暖了冰島人90多年的心靈。
台中市西屯區經緯度是:
- Mar 26 Mon 2018 23:24
軌道社會、捷運社會、降低私人運具使用的未來社會
- Mar 23 Fri 2018 00:03
台中庶民史: 梅鏡堂人文探究
位於台中市東區東勢仔庄頭一間大正時期興建的老房子,卻蘊藏著至少四段歷史人物與庶民生活史場景: 台灣共產黨員謝雪紅、鄭松筠、台中一中外地生寄宿家庭、紐約台灣之音創辦人楊宜宜,這是多數台中人不會特別注意的故事,整個老舊空間卻令人流連忘返,它是梅鏡堂。
- Mar 20 Tue 2018 00:41
都市再生的內涵
都市是有機體,也是當代人類生活的載具。都市空間活動類型起起落落,部分地區出現演化與替代現象,並非特殊現象。
在檢視都市機能再造的階段,實有必要在資源盤點過程中,跳脫原有既存框架,才有機會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找到新的契機,這是都市再生的重要一環。
- Mar 19 Mon 2018 01:43
台中果菜市場遷移史略,三大批發市場統計
- Mar 19 Mon 2018 01:19
李敖: 1935-2018
出生於哈爾濱,李敖1949年到1954年住在台中,他與家人於1949年5月12日在台中模範西街張松涵的接濟下,從基隆港難民船下船後,直達台中落腳。根據他的回憶錄,他的父親後來花了三台兩黃金頂下模範西巷雲龍里72號日式房子,住了下來。他的父親李鼎彝 (1899-1955)北大國文系畢業,在同學立法委員王墨林的協助下,在台中一中找到國文教師工作,並且在學校分配到存德巷13號日本宿舍的一半空間。李敖到台中後進入台中一中初二就讀,直到1954年考上台大法律專科才北上。
- Mar 17 Sat 2018 00:13
彰化縣國土計畫: 不可能的任務
彰化縣人口近年來從高峰期130多萬人已經逐年下降到128萬人,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積極對策,預計幾年後應該會低於125萬人,甚至更好,那麼甚麼是有效對策呢?如果沒有任何政策或者規劃介入,自然演化的結果會是甚麼?
彰化縣國土計畫之計畫人口設在127萬人,維持現況,代表甚麼意思?沒有成長空間,還是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