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會遇到成大都計系黃崑山老師,他訴說著以前在波士頓再發展局工作經驗及台灣騎樓空間的荒謬,突然提到他來自高雄大寮鄉琉球村黃厝。
查了一下,真的有此地方,且路名就是黃厝路,聚落內散佈著現代與傳統聚落,頗有趣味。
今天開會遇到成大都計系黃崑山老師,他訴說著以前在波士頓再發展局工作經驗及台灣騎樓空間的荒謬,突然提到他來自高雄大寮鄉琉球村黃厝。
查了一下,真的有此地方,且路名就是黃厝路,聚落內散佈著現代與傳統聚落,頗有趣味。
都市計畫法32條: 都市計畫得劃定住宅、商業、工業等使用區,並得視實際情況,劃定其他使用區域或特定專用區。前項各使用區,得視實際需要,再予劃分,分別予以不同程度之使用管制。
甚麼意思?
台灣的土地使用管理系統分成兩大類: 都市計畫、非都市土地,兩者的邏輯不一,多數人無法理解,遑論遵守。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根據都市計畫法延伸而出的個別都市計畫區,各有特定的管理模式,違規者,應該適用那個條文辦理?因涉及財產權保障,顯然適用的條文位階要很高,一般性管制規則可能無法勝任。
今天在審議北岡山產業園區,大家對這處台糖土地轉化為產業園區有不同意見,計畫屬性轉換顯然困難重重,原本處於都市邊緣的農地及造林地,因為產業發展需求,要進行人工改造,填海造陸變身為產業園區,多年來一直是不變的挑戰。
區位條件是很難改變的選項,除非基地周邊配套措施有明顯改變,例如交通立地條件、聚落內容等。在一個農業聚落周邊打造產業園區,引進的人力可能絕大部分不是來自聚落本身,而是外來人口,這是福、還是禍?
新竹市親仁里就在新竹市政府後方,算是位處都市精華區。區內福源花生醬更是在地美食代名詞。這是一個新與舊並存的都市鄰里,新大樓與舊社區比鄰而立。這裡有幾處公有地正在進行都市更新,其中一處很奇怪:新竹縣政府戰後承接的公有地,土地在新竹市,都市更新計畫由新竹縣政府主導,審查單位新竹市政府。
要了解事情全貌不容易,因為很多資訊掌握者刻意將很多事情分割成不同部門,使其各自獨立運作,單線管理,統治者可以看到全貌,被統治者只能在個案中拼湊蛛絲馬跡。
全貌是個體的組合嗎?是,因為個體加總等於全體,不是,因為個體很難直接相加,平均權重,個體的本質就是異質性,全部加起來當然不等於全體。
在航照圖上看到一處很密集的社區,往地面一看,挖,這是豪宅特區耶。名稱為青鼎帝悅,皇帝住的社區,棟棟數千萬元,占地上百坪,有些甚至高達兩三百坪。整個社區佔地將近12公頃,分成青鼎一街、青鼎二街等巷弄,總戶數149戶。
這是甚麼時候開發的社區? 估計應該是2010年左右陸續交地蓋屋。
因應國土計畫法(104年12月完成立法)明定國土利用現況調查工作係屬國土計畫主管機關主管事項,且該法第19條明定國土利用現況調查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爰內政部營建署(以下簡稱營建署)據以研訂「國土利用現況調查辦法」,同時檢討原有「土地利用分類系統表」,納入辦法並更名為「土地利用分級分類系統表(陸域部分)」,該辦法業經內政部108年2月21日通過,並由國土測繪中心據以持續辦理國土利用現況調查成果更新維護作業,其中: 9/48/93
第一級共分為9大類,
國土計畫是將台灣所有土地納入功能分區的大工程,至於甚麼是功能分區,至今專業界與官方並沒有太大共識。
就學理,功能分區是土地屬性分類的一種,也就是供給導向,劃設者根據該土地特性給予適當的分區別。靠近水庫的土地劃入集水區,靠近斷層帶的土地劃入地質敏感區。這些土地分類方式再進一步被納入四大功能分區: 國土保育、海洋資源、農業發展及城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