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大小事 (10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8617日自由時報有一台中市民吳國民投書,他的主題很聳動: 台灣正名是好事 而好事經常壞在好人手上,

好不容易,台灣本土的政黨終於可以順利執政,雖然很多事情都不盡如人意,但自己的孩子再不濟,還是自己人,有什麼話什麼事,直接當面溝通都可以,也不是沒有管道,但千萬不要用「不照我的方法做,就要包圍總統府」的威脅方式來相逼,那真的是會弄得魚死網破,反而讓國共勢力藉機找到破口,再把「民進黨執政就是亂」當成理由來攻擊,到時候可能我們連喊喊「台灣獨立」的機會都沒有了,這一點,相信陳水扁前總統也是可以體會的,那一次紅衫軍運動,留下的傷痕恐怕還沒痊癒,難道這一次又要再歷史重演嗎?何況之前當陳前總統與歐洲議員視訊時,自己也曾經說過:「修改國號是憲政層次的事情,我做不到,也不能騙自己跟騙別人,連李前總統12年任期都無法做到了,何況是我?」,就表示其實各位都十分清楚這件事的敏感與難度,又何苦對自己的後進,現在的民進黨苦苦相逼呢?還望各位獨派朋友三思,台灣正名是一件好事,但用這種威脅的方式是沒有辦法成事的,只是讓一件好事又壞在好人手裡,弄得兩敗俱傷,還給外人見縫插針的機會,實在不划算啊!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台灣人,我其實尊重五星旗存在的事實,那是代表中國的國家象徵。但是,也因為身為台灣人,這樣的想法多年來被搞得很複雜,因為在台灣土地上還有另一個政府體系,長期以來自認為是中國的合法政權,且將目前統治中國領土的政權視為非法竊取的匪徒,逼得台灣人必須與中國統治集團敵我分明,勢不兩立。

老實說,過去的台灣根本不允許五星旗出現在台灣土地上,直到民主化後,五星旗自由地在台灣飄揚的現象才逐年解禁,且成為言論自由保障的重要一環。身為台灣人,我其實有私心,最好五星旗到處飄揚,滅滅中華民國妄想統一中國的威風,讓中華民國政府支持者的李柏大夢醒來,重新認同台灣,共同組成一個以台灣為名的新國家,脫離中華民國外來政權的糾葛,並且進一步與中國統治集團洽談合作互惠方案。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農作真種電」爭議不斷。被批種很差,光電業者有話要說,「不是不願種,是不會種」。綠源科技主動借地給桃園農改場測試作物栽培。經過6個月實驗,農改場評定仙草、文心蘭、蝴蝶蘭等14種作物均可在光電設施下達到七成產量。這項成果將提供給農民與光電業者參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更新師,都市更新諮商師,都市更新整合師,都市更新輔導師,都市更新規劃師,都市更新顧問師,大師出手,果然不同凡響。師來師去,從都市計畫法生出來的都市更新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非舊建物改建、非追求容積獎勵,一坪換一坪的政績嗎?

都市更新師的英文? master of urban renewal?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129日,大法官釋憲742號公告,都市計畫體系受到嚴肅的挑戰,且必須在兩年內具體回應:

都市計畫擬定計畫機關依規定所為定期通盤檢討,對原都市計畫作必要之變更,屬法規性質,並非行政處分。惟如其中具體項目有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特定人或可得確定多數人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者,基於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憲法原則,應許其就該部分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以資救濟,始符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訴願權與訴訟權之意旨。本院釋字第一五六號解釋應予補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政院正在進行非六都中高階官員的職等調整大戰,擁有3成台灣人口的非六都14縣市,科長單列八等的時代即將走入歷史,未來將以八到九等聘任之,同理推之,原本的九等副處長也可望調整到9-10職等,這樣的改變可能化解非六都人才流失的窘境嗎?

在公務體系裏面的行政與技術職系,本來各有千秋,只可惜,在官場文化的掩蓋下,行政職系主管職變成熱門商品,服務與領導的職能變得有點落亂,實在可惜。科長治國的現象,至今沒有得到應有的改革力道。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歷經多年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政策,經濟部底下已經培養,或者說,已經豢養一群又一群專業工業幕僚,這其中又以工業局為最。這個在全台灣開發或者經營六十多處工業區的政府組織真的關心台灣製造業者的發展嗎? 一個問號。

根據統計,全台灣加入工業區廠協會的會員有一萬六千多家,但是沒有加入的估計至少有六萬家以上,在此基礎上,委由工業局、中小企業會,甚至加口區處執行的在地型產業園區會是甚麼模樣呢?這個匡列200億元的前瞻計畫項目,可能在短期內吸納六萬家不在工業分母的廠商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治歷練是甚麼? 除了應對之外,還有甚麼準則可循? 比如說,實力原則,當你位高權重之際,西瓜效應就會出現,反之,當你被騎到頭上時,亂石就會從各方而來,是這樣嗎?

叢林法則有獸性的本質,鬥爭與生存是不二法則,因為當權力與資源有限,唯有鬥爭勝出,才能取得生存權。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趕在2018年4月底公告的全國國土計劃是國土計畫法系列活動之一,並非結束,這個始業式後縣市國土計畫及功能分區圖才要陸續上線,算一算整個國土計畫法真的能跟台灣社會面對面還要四年的時間。

剛完成的全國國土計劃在第二章回顧了六大議題領域的現況與課題: 氣候變遷,海洋與海域、自然環境、農地資源、人口住宅與產業、及原住民族土地,並且在第三章裝了個樣子進行水資源總量(200億立方米)及人口與住宅預測推估(2036年人口僅剩2310萬人,2060年則只剩1800萬人)(2036年之住宅需求量約為1,128 萬戶,而目前住宅供給量約為1,262 萬戶,顯示既有都市計畫及非都市土地之住宅存量,仍可滿足計畫目標年(2036年)之住宅需求。),沒有這個章節,很多的傳統規畫根本走不下去,因為規劃涉及資源分配,沒有清楚的未來趨勢,何來分配之需? 有了未來預測推估,全國國土計劃於是設定了整個計畫的總目標: 安全、有序、和諧,據以涵蓋永續發展三大領域: 環境永續、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義。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常聽到來自中國、或者去中國住過的人形容,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先進的社會,一機在手、逼來逼去,便利無限。反觀,台灣在這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後。

甚麼是先進(advanced)? 擁有高科技手機與支付系統代表先進嗎?此類系統代來的便利性不容否認,但是"先進"有這麼簡單嗎?台灣需要追求這樣的先進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計畫擬定的目的是促進城鄉健全發展,也因此利用多個工具嘗試達成個體計畫的目標。然而很多人將都市計畫法及施行細則規範視為法律,且以此打壓很多計畫的調整與執行,導致,法律被執行了,而且看似符合全國一致性規範,但卻也因此扼殺了一個個地方性都市計畫變更與調整企圖心。

今天碰到一個彰化案例,該地區是一個鄉街計畫,計畫區面積400多公頃,但是真正的都市發展用地只有100多公頃,其餘則為農業區。該計畫擬定年是1983年,在此之前,農會已在該地區擁有穀倉,辦公室等設施,然而都市計畫來了後,將農會兩塊用地畫分成機關用地,大面積部分超過1公頃劃設為機關用地供農會使用,另一塊約500坪不到則劃設為機關用地供地方消防隊等使用。兩塊地被20米計畫道路分開。大面積土地在1989年公設用地專案通檢的時候被改劃設為農會專用區,從公設土地變成分區,另一小塊土地則維持原機關用地,但是上面的設施則為農會所有。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到巴黎皮耶神父於1954年寒冷的冬夜透過廣播傳達極具人性關懷的遊民住屋需求,這就樣引發了不可收拾的社會集體行動,創建了無數個緊急收容中心及社會住宅群。台灣呢? 我們的媒體系統除了八卦傳聞與台北天空外,還有空間讓這樣的台灣人,在各角落的無名英雄得以號召我們以集體智慧及力量,創造台灣版的住宅權嗎?

等待中,這樣的論文題目,怎麼會沒人有興趣呢?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讀到有關新竹市荷蘭村的故事,這是1970年代荷蘭飛利浦公司到竹北後火車站設廠後,基於員工需要,選擇在新竹市湳中里買地興建21戶高級別墅安置工程師,1988年飛利浦遷廠後,宿舍土地被國泰建設買走,陸續興建了3大區21棟20-22樓住宅大樓,共計2476戶,占地約4公頃。同樣在武陵路上還有一處2004年完工的空軍一村國宅,戶數也高達1118戶,兩者加起來也快4000戶。

image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閩南語、客語、原民語皆面對世代傳承的危機,年輕世代與上一世代之間的溝通語言已經被北京話取代,中文的優越性並非來自自願性,而是鋪天蓋地的教育系統,考試、背誦、溝通、新聞、出版物等皆以中文為主,北京話還被冠上國語的封號,從戰後至今70多年。

另一個現象是,英語學習看板充斥街頭,每個家庭自願花錢送小孩到美語班上課,各級學校也將英語列入必修科目,廣設英語村、國際班,到處充斥雙語海報,唯恐學生會忘了英文的重要性。即使出了社會,還是有人願意花大錢到美語補習班學習英語,這當然包括要出國的學子們,英語已經成為世界性語言,學習英語的人口遠大於英語系國家的人口。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土計劃的重點是國家土地功能分區化,根據統計,台灣十年前有1436萬筆土地,2016年增加到1530萬筆土地(359萬公有、1160萬私有),功能分區與個別土地編定還有很大的落差,此工程如何啟動,如何落實,大家還在等待中。

高雄市則有144萬筆土地,過去十年來增加了10萬筆,公有土地35萬筆,私有土地108萬筆,國土功能分區如何與144萬筆土地的界線與地主期待結合,將是高雄國土計劃最大挑戰。畢竟這些土地已經擁有既有屬性,任何的改變,即使擁有正當性(環境敏感、農業需求、海洋資源等),還是要面對可能的挑戰。台北市土地面積只有高雄市的1/11,公告現值卻是新北市與高雄市的加總,28兆元對上高雄市的11兆元,這樣的土地價值,國土計畫以保育為主的價值,會帶來加分,還是減分?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這麼寫著:

建築面積:建築物外牆中心線或其代替柱中心線以內之最大水平投影面積。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中央選委會統計,台灣地區尚有11類型選舉,合計選出11,236人,這些人皆有不同程度民意基礎,原則上互不隸屬,各有權責。占最大宗者為村里長,約占總選舉民意代表席次的七成。這個統計數字已經扣除過去存在多年的1席省長及79席省議員選舉。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番王,1899年生於日治基隆市,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交系,1946年回到台灣,1952年當選基隆市議員,1960年6月到1965年7月,曾任基隆市社民黨籍市長兩任,卒於任內。

有趣紀錄:  第一次市長選舉競爭對手李國俊自己住處的票箱裡,因為輕敵而未作票,結果竟只開出三張,算算就是李國俊自己與夫人女兒共三張票。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位於台灣特殊地理位置,既是北部、也是東部。18世紀末漢人進入蘭陽平原後,開墾至今已成為一個目標人口50萬,現況人口45萬的縣份,面積約21萬公頃,分成12個鄉鎮市,其中南澳與大同兩鄉面積就佔了2/3,其餘10鄉鎮市只剩下1/3,約7萬公頃土地。宜蘭市與羅東鎮則為前兩名人口集中區。

羅東鎮土地面積其實不大,約1100公頃,其中將近一半(550公頃)納入都市計畫區,計畫人口約7萬人,15年前,羅東人就想著如何利用都市計畫區外圍約105公頃農業區(保護區實為誤植)充實市區嚴重不足的公共設施用地,都市計畫變更案走了快15年,總是陷入宜蘭沒有成長需求的迷思中,歷經四任縣長而無法取得中央都委會的同意,現況人口(7.2萬人)早已超過計畫的7萬人。都市計劃無用論,似乎隱含其中。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爭議性公共政策經常會出現集合名詞的使用,例如2017年7月24日的新聞報導指出,農委會調查全國農地使用發現,各類違章使用非法佔用將近7萬公頃農地,這其中又以將近1萬3千多公頃的違章工廠為最,應該優先拆除。

一萬三千公頃是甚麼概念?這其中涉及多少類型的農地主?農企業?工廠頭家?工廠員工?這些土地不做工廠使用,還能做甚麼?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