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都市空間有兩大類空間充斥其間:住宅社區與道路,這是佔據都市空間最大面積的兩大類土地使用。
住宅空間屬於私人空間,部分住宅區土地可能早於都市計畫,後來的都市計畫只能按照當時的現況予以尊重,沒有太多的著力點,除非該類住宅社區沒有對外通道,規劃者才會在圖上劃設可供通行的計畫道路,期待有朝一日,道路如果開通後,該住宅社區的通行品質可以有效提升。
台灣都市空間有兩大類空間充斥其間:住宅社區與道路,這是佔據都市空間最大面積的兩大類土地使用。
住宅空間屬於私人空間,部分住宅區土地可能早於都市計畫,後來的都市計畫只能按照當時的現況予以尊重,沒有太多的著力點,除非該類住宅社區沒有對外通道,規劃者才會在圖上劃設可供通行的計畫道路,期待有朝一日,道路如果開通後,該住宅社區的通行品質可以有效提升。
今天看到一份文宣腳本,台中市政府五大市政面向中有一向度:接軌國際,其中列舉了花博、亞青運、國際蘭展、設計之都等國際性活動,因為舉辦或籌備這些活動,所以台中得以接軌國際嗎?
國際性活動的能見度當然不容忽略,從申請、籌備到舉辦與活動結束後,主辦城市與來訪國際訪客當然會有意外的接觸與收穫,然而這些活動的特性皆為短暫性活動,我們要問,除了這些國際性活動外,生活在台中的人是否也有接軌國際的舉動?台中花博的1+2+10+N,我看到的是N,N代表無限可能,N也代表市民社會的活力,N更代表市政府之外的台中。
1935年之前,梧棲港、五叉港可說是中部一個重要漁港與貿易港,天然成本多於人工構造物,梧棲街上的貿易商行林立可為見證。
1935年的中部大地震帶來毀滅性災難,卻也造就了梧棲老街的重生,新高港計畫隨之而來,築港路上的首長與副首長宿舍可為見證,日本人在戰爭高峰期沒有忘記研擬一處可容納30萬人的工業大港,這是日本南向政策的基地,隨著戰爭的起落,無疾而終。
從人智學角度,台中學,或說認識台中有四個重要步驟: 台中土地如何產生,台中生物多樣性何時起源,台中各類動植物生命體如何在此生存,創造文明,更重要的,台中人如何形成社群促成個體的成長、茁壯,創造更強的自我體。
沒有地質研究,我們很難清楚知道,台中這塊土地上的土讓、水體、空氣、岩盤如何在此演化與定型,這是台中的物質體。
台中高農位於西屯區新市政廳對面之第二校區用地(文高17)面積將近4公頃,分成三區,進行中的台中市都市計畫變更作業擇定其中兩區約2公頃變更為市政機關用地,保留將近2公頃為學校用地。公有地公共使用,變更成公有地另一種使用,這本來就是都市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程序,引發護校產之爭,陷入非理性爭議,實非樂見之舉。
這次的學校用地部分變更為機關用地之所以被啟動有兩大原因: 捷運綠線及低度使用之校園
面積十公頃的台中公園用地部分為清朝時期為霧峰林家花園所在(平等街至市府路到公園路以北),林瑞騰曾築「瑞軒」於花園內,為騷人墨客聚會詠唱之處,櫟社也多次聚會於此,台中地區古史雜詠中曾賦詩:
林家舊苑拓公園。散策探幽認砲墩!
位於華美西街2段215號的台中擔仔麵餐廳的老闆周文道,5年3班,來自台南將軍漁村世家,國中畢業後跟著大哥周文深到台北華西街學習廚藝,22歲的他與大哥在今日民權路(當時叫做明道街)靠近西屯路附近開設海產店/擔仔麵,五、六個桌子組成的小餐廳,替他倆兄弟賺進斗金,生意好到當時位於魚市場(今日金典酒店)的老店震驚三分,時間是1986年,這時候的台中市人口接近70萬人,正準備邁向百萬人口大都市。整個發展重心還在舊市區,創立於1949年的沁園春江浙餐廳還是首指的老店,有誰會想到,整個市區向外擴張的態勢即將掀起台中市餐飲業的戰爭。(台中第一家素食餐廳聖華宮也是在此區域發跡,時間是1981年。有名的魚翅店: 貝勒爺亦同)
1986年,台中市原來的都市計畫正式完成第一次通盤檢討,除了1970年代陸續擴充的西南屯與北屯,這次的通盤檢討將原來的小台中市區全部納入都市計畫區,而且附加一個重要的但書:後期發展區,面積1400多公頃的外圍農業區在該次通檢中搖身一變成為住宅區,只是這些外圍農業區的發展必須等要12期重劃區的完成,才能依序開展,優先發展區後來變成5-12期重劃區,從13期重劃區開始的自辦與公辦重劃區則要等到2004年第三次通盤檢討後,才變身整體開發區。
一家建設公司,專注於新地產開發建設,試問,自家員工能否負擔得起自家建設公司產品是否要放到天平上衡量?就如同百年前的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說的,我們生產的汽車如果連自家員工也買不起,我們如何推廣汽車產業呢?
炒高地價與房價,資方受益,勞方呢? 除了經營特殊顧問群外,一般建設公司是否要以自家員工足以負擔之房價為產品定位,據此與市場脈動連結。
從豐原到東勢不到十公里,台三線貫穿其間,長期以來扮演聯繫與妝點的角色,然而市鎮計畫、水源特定區計畫、鄉街型計畫、非都市土地混雜其間,這個人口25萬人上下的山城已經有國道一號與國道四號連接,新社花海、東勢林業、石岡綠廊之外,可及性從來不是問題。
快速道路要做甚麼?能做甚麼? 除了隧道方案與堤防方案等硬體建設外,我們還能期待甚麼樣的前瞻方案呢?如果快速不是關鍵因素,慢速會提供我們甚麼樣的新方向呢?
日本統治台灣後期硬生生將台灣納入大東亞共榮圈的前進基地,原本的農工產業基礎出現新地景:高雄與台中煉油廠,高雄煉油廠後來變成中油五輕煉油廠,數百公頃的煉油廠房與油管充斥後勁溪兩側,半屏山下則有自給自足的油廠國小與田園宿舍。台中煉油廠?在那裏?
根據清水區中社里簡介,原來的煉油廠用地在戰後出現些許變化,忠勇村:該村前身乃日治時代石油公司煉油廠,當時日本人蓋了五棟大庫房,很多百姓參與建造,因而「五棟」之名就此傳開,至今我們就直稱「五棟」,就是目前的忠勇村,村內村民於民國38年來自中國,隨著當時貴州省烏鴉洞發電機製造廠遷移至此,而後改名為空軍第三供應處,再由遷移人士共識而再取名為「忠勇村」。慈恩廿村:該村前身乃是日治時代石油公司軍官單身宿舍,民國38年後都由單身軍官住居,於民國70年婦聯會提供經費改建為現在的職務官舍,由現役軍官及眷屬住居,至於該村村名乃是當時改建,由婦聯會取名而得。
台中是一處因為省城而浮上台灣地圖,因為南北火車通車而興起的都市,毫無疑問的,台中火車站與台中的城市命運息息相關。
源自劉銘傳於日本殖民者來台前開闢的基隆新竹火車路線,直到日本人來台10年後,山線鐵路於1905年來到台中,第一代的木造台中火車站開始服務南來北往的過客,也因此打開了山城台中的視野,相較於海邊的鹿港,這時候的台中還很年輕,少不經事,即使日本人已經決定將中部行政中心設在台中,這時候的台中人對外面的世界知道的應該不多吧。
台中市
2016年3月人口: 2,748,799
台中市是一個擁有276萬人,100萬間房屋,4000多公里道路,270萬部汽機車的大都會,這其中又以165萬部機車及90萬部自小客家數量最顯目。根據台中市交通局估計,現有路外公有停車場約277場(2016年4月止),停車格約8.5萬格,這其中汽車6.2萬,機車2.2萬格,約呈現7/3比重。又,路邊停車格約9.6萬格,汽車4萬格,機車5.6萬格。合計加起來非私人之停車格約18萬格(汽車10萬,機車8萬),如果加上私人申請的停車場,總數應該在20萬格上下。也就是說,台中市汽車公共停車機會只有10%,機車更低,不到5%,兩者皆低於全國水準。台中的Parking1.0成果顯然有改善的空間。
美國新聞處於1961年在自由路與民權路口,也就是當時的台中市立圖書館(今天的合作金庫)斜對面設立辦事處,1967年在雙十路市長公館旁邊成立新館,1998年該土地由維他露基金會購置新建基金會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