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大小事 (1012)
- Apr 18 Tue 2023 01:33
放棄計畫與管制,交給市場決定?
- Apr 16 Sun 2023 16:47
中華文化遺毒,台灣現場
- Apr 16 Sun 2023 00:53
三年疫情,世界變了嗎?
從2020、2021、2022到2023,三年多的武漢肺炎疫情,各國只能採取閉關政策,關閉所有人員往來,降低疫情傳播。
國與國的交流停滯,導致旅行業、航空業、觀光產業幾乎停擺,不是一天,而是三年。
- Apr 14 Fri 2023 23:04
選誰真的都一樣嗎?
- Apr 11 Tue 2023 00:00
一個中國、一個台灣、一個世界
- Apr 09 Sun 2023 01:40
投票能否反映民意? 新竹湖口案例
- Apr 07 Fri 2023 01:55
台灣的2027/2032大限?
- Mar 30 Thu 2023 13:27
交流道附近限制發展區如何解套?
- Mar 29 Wed 2023 14:50
被扭曲的都市計畫程序: 林口台地案例
這是一處工業區土地,幾年前工業區土地(工五)檢討時開了一道窗,不想從事工業製造者可以循變更程序轉成產業發展區,變更後業者可以蓋觀光旅館,也可以蓋廠辦大樓 (支援性產業)。
有人覺得當時陸客一直來,林口台地蓋觀光飯店應該很有錢途,於是花錢辦理變更案,繳交投資計畫書,35%公共設施回饋(20%用地、15%代金),最終土地變更為產業專用區。
- Mar 26 Sun 2023 01:18
變更文中小用地為文教區: 供私立學校使用?
台灣的都市計劃數量眾多,主要計畫就高達四百多處,遑論成千上萬細部計畫,任何說自己是台灣都市計劃專家者,先秤一下自己斤兩。
今晚,看到一份來自台南的學生心得作業,她介紹自己的母校,說著說著,突然跑出一段話,令我高度好奇:
- Mar 17 Fri 2023 11:45
農地工廠就地合法內涵探索
- Mar 16 Thu 2023 01:40
蘆洲南北農業區變更案
這是一處擘劃二十多年的老案,南北蘆洲都市計畫區內一百多公頃農業區看似雜亂無章,充斥著臨時性設施,因為地處邊緣,農地主們少有耕作意願,多數土地不是閒置就是他用。歷任通盤檢討總是期待這些地區能夠透過適度變更,找到新的春天。
- Mar 13 Mon 2023 00:58
民主台灣的立法院棲身高中校園?
1919年〈臺灣教育令〉發布後, 同年3月,總督府發布「臺灣公立高等女學校官制」,在臺北與臺中分別設立一所二年制的公立高等女學校,於4月1日開始實施,為公立臺北高等女學校的建校起源。
- Mar 09 Thu 2023 06:45
一條已徵收未開闢道路,兩代奮鬥: 我們學到甚麼教訓?
雲林斗南鎮有位唐老師,自家土地及房子位在斗南國小北側已徵收、未開闢計畫道路上,道路寬12米,長30公尺,這是一條奇怪的道路,多一分不會太肥,減一分也不會太瘦。
幾十年來,這位唐老師跟他的兒子為了這條道路的被徵收到處陳情,訴求很簡單,廢除這條道路,還給他們家一個清靜的空間。
- Feb 26 Sun 2023 20:23
編戶齊民: 千年帝國難脫身
- Feb 26 Sun 2023 00:33
理解雞蛋產業
缺蛋新聞真真假假,就讓我們回到數據面看看台灣的雞蛋產業吧。當所有討論全部集中在農委會能否、應否調控雞蛋數量之際,甚至還有地方政府首長跳出來意有所指,我們要問: 這個議題的公共成分多高? 缺蛋、高蛋價是真議題,還是假議題? 指控者的意圖為何?
台灣真的是中央集權?地方政府在此議題真的沒有角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