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大小事 (1011)
- Dec 15 Thu 2022 17:16
記錄台灣大地主,區域發展中流砥柱?
- Dec 14 Wed 2022 16:32
都市設計審議無用論?
- Dec 07 Wed 2022 23:23
2022/12/26之後的台灣縣市版圖
- Dec 05 Mon 2022 15:56
因為不利耕作,所以轉型?
- Dec 03 Sat 2022 22:35
健康都市骨幹: 社宅、捷運
工業革命改變的當代都市風貌,從19世紀中期開始,各國都市開始面對日益嚴峻的都市問題,當時的都市擁有就業機會,卻沒有良好的基礎建設,因為交通運具選擇有限,都市空間格局無法有效開展,1863年倫敦市開啟地鐵運輸模式subway,從此改變了都市面貌。
從花園城市運動、都市美化運動中,我們清楚看到,資本主義對勞工階級居住環境的壓榨,住宅改革變成翻轉都市的重大課題。
- Dec 01 Thu 2022 23:12
財產權至上? 桃園大園廢墟30年怎麼辦?
除非你是大園人,否則你很難知道,後湖路上有一處基地面積高達9,080坪(3公頃)的爛尾樓聚落,共約204戶透天厝已在此荒廢近30年。換算一下時間,這是1990年代的產品。
- Dec 01 Thu 2022 02:38
新竹市長換人,如何解讀?
- Nov 28 Mon 2022 15:35
富里奇蹟? 鄉長當選人不見了
- Nov 26 Sat 2022 16:00
2022年11月26日開票開始
- Nov 23 Wed 2022 02:02
國家資產規劃資料庫建置
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多數時間關注的焦點是個人,從家庭背景到個人教育養成、社會工作履歷等,構成一個人的基本圖像。個體之外的存在,社會、政治、經濟等運作體系,因為不容易察覺,我們多數時間與其有距離感。
事實上,身在台灣,個體能夠擁有的資源極其有限,真正大宗的資產是: 國家資產。
- Nov 20 Sun 2022 03:00
國土利用圖像2021
- Nov 20 Sun 2022 01:59
社會住宅是必要設施嗎?百分比之爭
- Nov 19 Sat 2022 01:35
桃園的移民村: 樹林新村
台灣各地充斥有趣的移民村歷史,今天才聽到桃園觀音也有一處石門水庫移民新村,故事與石門水庫興建有關,以當時背景,興建水庫不是件簡單的事。1956年時,台灣仍處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百廢待舉時期,不過,由於大漢溪上游陡峻,無法涵蓄水源,延及下游各地區常遭水旱之苦,在美國支援下,政府花了新台幣32億元,在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復興區、新竹縣關西鎮之間,花費8年完成水庫興建,一舉達成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效益。這是後代宣稱的黃金十年。石門水庫位竣工於1964年,滿水位時海拔高度為245公尺,水體面積可達8平方公里,建成時是全亞洲最大的水庫。時至今日石門水庫仍是北台灣200多萬戶家庭的飲用水來源,水面上還漂浮著8座負責監測水質的小浮台。
- Nov 16 Wed 2022 23:44
農村、都市、鄉村 三部曲嗎?
農村是人類定居聚落的重要產物,定居需要腹地,腹地要有生產力。
都市是人類社會轉型的重要發明,藉由工商業發達及武力能力,農村人口得以擺脫農村束縛,利用都市文明發光發熱,從文學到藝術,從建築到飲食革命。
- Nov 13 Sun 2022 23:01
公共政策
甚麼是公共政策?本質上乃涉及政府作為之事項。
1. 政府擁有公共資源,其分配涉及多個變數,包括首長意志、立法機構意志、公民社會意志及利益團體意志,公共資源基本上包括兩個面向: 收入與支出,收入涉及對象及標的物,工具包括稅課、收費、回饋金、罰金等項目。支出一樣涉及對象、標的物及區位,軟體部分涉及人事物,硬體部份多一個變數: 土地。
- Nov 11 Fri 2022 16:20
房價所得比變化,誰是贏家?
- Nov 05 Sat 2022 20:48
居住正義是甚麼?
因為重大建設到來,位在建設圈內的土地馬上面臨徵收公用的難題,土地及地上物可能是一個家庭一輩子、兩輩子心血的結晶,土地可能不大,房屋可能老舊,但是卻充滿家的味道。
怎麼辦?論斤秤兩後,買新房子的錢還是不夠,畢竟從公共資源投入的角度,壓低徵收價錢代表公帑的節省。但是,這個家庭無緣無故被迫搬遷,何過之有?
- Nov 03 Thu 2022 09:55
台南市空間結構
有學生找一張原台南市土地使用現況圖,圖例不多,勉強顯示集居區及周邊農業區的關係,原台南市全部被納入都市計畫區,面積超過一萬六千公頃,在地學生表示,中西區人口集中現象正在改變中,郊區蔓延現象與交通骨幹的關聯性,從圖上看不出來,這是可惜之處。
- Oct 31 Mon 2022 00:20
城市博覽會,比較看看才知道差異在哪
- Oct 28 Fri 2022 12:12
都市計畫農業區如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