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中學 (12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li
  • 請輸入密碼:

1977年創立後陸續增建的黎明幼兒園,所在區位位於1975興建完成的黎明新村後方,園區後方就是黎明新村規劃者比照中興新村模式設立的專用汙水處理廠,黎明新村創立後被併入原台中市舊市區細部計畫範圍,這是1970年代台中市都市空間擴張的大事,但是對多數台中人而言,當時黎明新村所在位置只能算是偏僻地區,旁邊的黎明國中則比黎明新村早了7年設校,黎明國小則與黎明新村同時誕生。

歷經多次擴張性變更後,台中市都市計畫於1986年第一次通盤檢討,進一步擴大都市計畫範圍到全市,並且將黎明幼兒園所在土地林家祖厝納入後期發展區,且在主要計畫中將其幼兒園區分別劃入道路、公園及住宅區三種公共設施用地,根據了解黎明幼兒園所在土地在1986年之前就有工廠建物(有一說炮竹工廠),只是不清楚1986年之後,該園區新增建物與設施是否也有申請執照,因為根據都市計畫法,主要計畫發布後,細部計畫未定前,不得發照建築與任意改變地形,原來存在的使用則可以從原來使用,不得增改建。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10/29

「國公有土地應擬定公共化使用計畫,而非讓許多土地被納為私人資產。」逢甲大學都市計劃與空間資訊系副教授劉曜華29日發表演講時表示。他也建議,因應新南向政策,六都應該分別成立與東協主要城市聯絡的窗口,「以城市輔佐國家。」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太平育德路的樹幸福社區基地面積5969平方公尺,為一地上14樓,地下2樓的集合住宅,社區住戶數211戶,外加一樓4間店舖及1間基金會辦公室,整體而言,這是一個位於文教區,整街廓開發對周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的都市設計案,只是,就在這片基地邊角上卻有一處不到十坪的鄰地,這塊地據說是找不到主人的土地,雖面積不大,卻卡住社區的邊角。

社區使用執照早於2015年取得,一年過了,這塊地依然被鐵皮包住,沒有人可以使用,也沒有任何公部門單位願意主動協調這塊地的綠美化。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方學是台灣這幾年各地尋找自明性的重要方法,透過在地文化研究,一方面喚起市民城市的認同,另一方面也藉此找尋城市未來發展動能。

台中市曾經在2005年到2011年,連續舉辦七年台中學研討會,主題包括: 文學、飲食、電影、建築、音樂、美術與設計,很可惜活動從2012年停辦至今。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蘋果日報2016年10月9日報導。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漳聖王新世紀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日基本資料

u  土地面積: 43.4平方公里 (台中第10)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平原,台中盆地上綿延多條河川與灌溉圳路,自然與人文的交錯,見證數百年農業文明的興衰,更有可能也穿雜著數千年史前文化至今的台中人生活軌跡,沒有水、就沒有文明。

張達京在十八世紀初改變了原本以平埔族生活聚落為主的豐原地區,引自大甲溪的灌溉水,阡陌變良田,水改變了台中平原,也奠定了當代的發展基礎。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高速公路交流道是人來人往的重要交通路徑,也是1970年代才在台灣出現的地景。對當時的規劃者,交流道周邊不宜放置太多使用活動,以免影響車流進出。因為這樣的規劃原則與實際需求嚴重背離,以致40年後的今天,我們在交流道附近總是看到不對稱的地景: 違規使用。

中清交流道誕生於1978年,1986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將其周邊約26公頃農業區土地劃設為乙種工業區,前提是: 地主必須繳交回饋金才能變更為工業區土地,否則只能維持原使用,沒辦法請照建築。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農地農有到農地農用,台灣社會走了幾十年,現在看起來還是回到原點: 農地要給農耕者所有、所租,且要為農業生產所用。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住宅是員工福利的一環

名稱為社會住宅,理論上而言,應該不是純公共住宅,這點大家似乎還沒有共識。公共住宅應該指的是,由國家興建、協助興建的住宅,且為特定對象而作為,例如眷村、公教住宅、國宅、糖廠住宅、中繼住宅、弱勢住宅、出租國宅等。反之,社會住宅的重點是社會,不是住宅,社會住宅所指的應該是社會運作所需的出租型住宅,因為市場不易產出,所以需要政府介入協助創造一個社會性住宅可以冒出頭的政策環境。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5/13 根據台中市文資審議委員會資料,位於復興路4段7-7地號,土地面積287平方公尺(86坪),公告現值總價約1000萬元,基地上八間員工宿舍,據說是台鐵局為了1960年代出現的高檔光華號司機而興建的建物。地上四樓、地下一層的台鐵司機宿舍是劉明樹建築師的作品,每間室內面積大約73.95平方公尺(22坪左右),宿舍於1971年6月取得建築執照,當時的台中市政府建設局長是林有禮先生。台鐵局於2016年4月13日向台中市政府都發局申請拆除執照。45歲的建築物即將走入歷史。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看到一個不太相信的數字,台中市的公墓統計,總計178座公墓,共有107萬座墳墓,外加約28萬公立納骨塔位。對照於現有275萬總人口,這樣的數字實在不知如何解讀之。(還有多少容量等?)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防災是當代都市運作不可或缺之項目,這其中又以可以協助撲滅火災的消防栓起點。沒有消防栓,消防車到了火災現場只能靠車輛運補滅火水,效益必然大打折扣。

然而,消防栓建置並非地方消防局業務,反而是自來水公司全權負責,因為自來水管線鋪設乃自來水公司的權責。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市公車甚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根據豐原客運,該公司早於1945年即成立,台中客運則於1958年1月1日開始營運,換句話說,所謂公車站牌應該從1940年代開始即出現在台中市街頭。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智學(Anthroposophy)探索人/群體四個身體的內涵與演化,強調靈性科學的可能性,並以七年為周期,探索過去與未來,並且根據現況的分析與感悟,企圖走出一條更好的社會的路徑。四個身體分別為物質體、生命體、感知體及自我體,從礦物、植物、動物到人的合作過程。風火水土的週期循環,台灣的社會運動還要繼續在你我他之間對抗,或者要逐漸走出你我他,在我們(community)的共同體中,注入溫暖的感覺,激發更大的社會力,解決關鍵的問題,這是有趣的理解。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慧城市(smart city),一個聽起來就很聰明的地方,好像住在裡面的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數位化,可以互相連結,加值應用,高科技加上高智慧,想必活在裡面的人,應該很幸福吧。看著大倫敦智慧城市計畫(smart London),智慧交通、智慧網路,智慧溝通、智慧商機,簡直就是本世紀最大的創舉。

談到智慧城市,突然間想起007情報員畫面,也想到湯姆克魯斯不可能任務移動的虛擬畫面與全球監控系統,螢幕上閃爍著來自世界各地臉部辨識系統呈現的結果,找人、殺人、資金調度,根本不用到現場,宅男女們可以一指搞定。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mart Taichung, yet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泉崗機場周邊進行中的都市計畫系屬台中港特定區計畫之一環,面積121.7公頃中,屬於農業區者110.6公頃,都市計畫公設包括學校用地0.63公頃、公園用地0.59公頃(部分未徵收)、道路用地1.48公頃,尚有8.4公頃土地為非都市土地,包括鄉村區3.71公頃、山坡地保育區1.49公頃、特專區3.19公頃。行政區屬於西勢里一部分,區內現有約1900人,佔西勢里2600人絕大部分。

範圍內土地932筆,公有土地144筆,22.55公頃,約佔18.358%,私有地788筆,98.86公頃,佔81.42%,公告現值高於8000元者531筆,12.81公頃,約佔10.56%。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