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大小事 (10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創造一個18萬人航空城

根據2018年3月27日及7月27日航空城都市計畫再審通過資料,桃園航空城都市計畫面積4,565公頃,計畫範圍包括行政院核定之「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建設計畫」及 「桃園航空城附近地區建設計畫」包括非都市土地約4,088.64公頃及都市土地476.51公頃(部分大園(菓林地區)都市計畫土地約157.34公頃、部分桃園航空貨運園區暨客運園區(大園南港地區)特定區計畫土地約45.02公頃、部分南崁地區都市計畫土地約220.97公頃及部分大園都市計畫土地約53.18公頃,合計計畫面積4,565.15公頃。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業園區在台灣似乎已有一定形象,從日本時代單一廠區的糖廠、酒廠、菸廠、鳳梨加工廠等二級產業群,產業園區代表的是就業機會、生活需求及資本流通特區。

戰後國民政府從1960年代開始,陸續在北中南非都市土地設置加工出口區及工業區,前前後後加起來應該將近70處。1980年代開始,北中南科學園區及農業科技園區等也陸續現身,如果加上都市計畫區內大小不一的工業區,要說台灣是工業島,其實也不為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實價登錄可查到的資料,建商購入428坪商四土地,預計總面積約711.78坪,每坪地價約112萬,反觀紙片屋約4坪大,以附近建地實價登錄,一坪約1百萬,4坪4百萬,但雙方沒共識,協商破局。

高雄市建工路/建中路口有一棟3層樓的紙片屋總坪數只有4.2坪3樓的建築物正面看有店面(賣糖炒栗子),剛好坐落大馬路邊,很適合做生意,但走到旁邊一看深度只有2公尺,空間狹小無法擺家具,就像紙片屋。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個選項,不同未來,可能沒有對錯,但是卻很難形成共識,各行其道的結果是原地踏步

image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一個有趣的發問,但是答案可能不容易確認。

話說2009年莫拉克水災, 一次水災讓高屏溪一次沖刷近億噸土石,是2008年一整年疏浚四百萬噸的二十五倍,水利署第七河川局估計高屏溪至少需疏浚費卅億元、築堤金廿五億元。也因為如此,里港地區臨時租借了一塊台糖的農場土地,面積不到9公頃,作為堆置河川運出的砂石。特別條例失效後,這塊臨時組裝的土地,搖身一變將成為國家級砂石儲存中心,永久使用。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30年了,公設保留地問題真的解決了嗎?監察院糾正案,真的發揮作用了嗎?近年很少看到類似論文,是否代表此類議題已經失去學術關懷?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屏山東側建台水泥工業區於民國90年10月停止水泥製造,依據民國85年11月1日公告發布實施之「擴大及變更高雄市主要計畫(通盤 檢討)案」工業區檢討變更原則,及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規定,循都計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規定,變更為特定住宅專用區、特定商業 專用區以及綠地用地等;並於民國101年由建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與本府簽 訂協議書、民國102年12月24日公告發布實施「變更高雄市 主要計畫凹子底地區工業區及鐵路用地為特定住宅專用區、特定商業專用 區、綠地用地(建台水泥原廠區變更)案」、民國103年2月24日公告發布 實施「高雄市都市計畫凹子底地區細部計畫(建台水泥原廠區變更)案」。

於原計畫中之分期分區計畫規定:「依據都市計畫法第17條第1項, 本計畫應於細部計畫發布實施3年內(但行政作業時間不在此限)完成市地 重劃範圍內公共設施用地之點交,並於點交後3年內提出建照申請,若申請 者未於上開各階段期限內完成則依程序檢討恢復原土地使用分區」;並於 協議書第五條中亦訂有開發期限規範:「乙方同意於細部計畫公告發布實 施3年內完成市地重劃範圍內公共設施用地產權點交予甲方(係指土地完成 登記程序),並於點交後3年內提出建照申請,其申請之基地規模不得少於 6,000平方公尺。乙方違反前項各階段之規定者,甲方得依程序檢討恢復本 計畫原土地使用分區(不包括公共設施用地);惟乙方無條件同意已完成 所有權移轉登記予高雄市之公共設施用地,甲方不予發還」。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灣北段對很多人而言是陌生地段,但是對當地人而言,這是歷史共業,也是違反都市規劃準則的莫名規範。大灣北段的商業區與娛樂區面積將近40公頃,當規劃與現實開發脫節之際,規劃體系應該做甚麼?能做甚麼?

大直大灣北段的娛樂區有不少旅館,目前依法僅可做半棟使用,北市府未來將全面開放使用。(資料照,記者郭安家攝)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下紀錄,面積280多公頃的中油煉油廠,區內有176公頃煉油廠,76公頃研發行政區,更有面積將近40公頃的宿舍區,儼然另一個世界。這裡還有兩個捷運站及世大運場館。

這裡是日本時代第六燃料廠引燃的產業專區,戰後至今70多年,廠房林立,數量驚人,員工數最高峰期超過三千人。規模這麼大的產業專區,自從1990年代五輕廠設置以來就爭議不斷,公安、汙染事件使其成為地方毒瘤,直到2015年關廠。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看似規劃課題: 醫院要設在那裏?要回答這個問題卻又延伸出多個問題,都市計畫要預作準備嗎? 還有其他問題,例如: 公立與私立醫院要有差別待遇嗎?? 大型醫學中心與中小型醫院又有何差別?

今天聽到一個有趣的門檻: 病床數低於90,地方衛生主管機關自己核定設置,大於90床者,中央衛服部核定。病床數顯然與規模有關,至於規模是指醫療資源投資規模,還是經濟收益規模,個人很難判斷。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桃園八德大湳都市計畫區面積不大,約405公頃,計畫人口卻高達8萬人,算是高密度地區。這個地方的都市計畫系於1976年發布實施,歷經1986年,1995年兩次通盤檢討,之後等了20多年,才進行第三次通盤檢討,截至目前為止僅發布書圖重製案(第一階段),換句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在這裡應該頗得體。

image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更新條例65條內容很"偉大": 想要,卻又很糾結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範圍內之建築基地,得視都市更新事業需要,給予適度之建築容積獎勵;獎勵後之建築容積,不得超過各該建築基地一點五倍之基準容積或各該建築基地零點三倍之基準容積再加其原建築容積,且不得超過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五條所定施行細則之規定。但各級主管機關依第八條劃定或變更策略性更新地區,屬依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方式辦理,且更新單元面積達一萬平方公尺以上者,其獎勵後之建築容積不得超過各該建築基地二倍之基準容積或各該建築基地零點五倍之基準容積再加其原建築容積,不受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五條所定施行細則基準容積加計增加建築容積總和上限之限制。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縣土地面積超過21萬公頃,人口逐年下降中,去年已經來到45萬人上下。21處都市計劃區面積約1萬公頃,計畫人口也在45萬人上下,現況人口約28萬人。非都土地佔了95%,現況人口約17萬多人。

這樣的城鄉發展現象,如何在國土計畫中得到重新評估分派呢?答案是,未來計畫人口50萬人,預留一些成長空間,外加10萬活動人口量。都市計劃區未來還可以分些人口,非都也可以,皆大歡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幸運地,有此難得的機會參與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縣市國土計畫的審查作業,這是2018年4月發布全國國土計畫後,國土計劃所指定的第二個重點工作: 各縣市政府依據全國國土計畫指示,完成各自的國土計畫,按照國土法的精神,2020年4月底要完成審議,發布實施。2022年4月進一步根據國土計畫內容,完成功能分區圖說,將縣市境內每塊土地的分區身分證完成註記。

歷史性,因為這是台灣各縣市政府首次將境內土地全數納入規畫管理體系,過去的都市計畫區與非都土地,落差很大,各行其事,透過國土計劃四大功能分區的畫設,各縣市境內土地將在一致的分區體系下,依序納管。過去的綜合發展計畫,雖然企圖心高,但是因為沒有法定地位,隨著政治人物來來去去,綜合計畫也只能變成歷史書,甚至連書架上也找不到。

文章標籤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說,過去的土地徵收制度不公平,以遠低於市價的公告現值做為價購基礎,便宜了政府,苦了地主。即使制度已經調整為市價徵收,很多地主與屋主還是認為參與徵收只會賠錢。

如果,我們將土地徵收私人土地的計算式改成遠高於市價呢?這時候徵收的阻力會消失嗎?這樣的制度設計會產生甚麼問題。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像一下,台灣的國家首都計畫存在嗎?

台北市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有任何規劃可言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雲林雲林,這個曾經因為1930年嘉南大圳而變身的農業大縣,90年後,農業地景依然,只是外海的六輕帝國早已超越一般地方政府治理範疇,六輕與雲林的愛恨情仇,應該只有在地人才能一窺其中的冷暖吧。一個六輕產值一兆元,整個雲林縣一二三級產業加起來產值不到三千億元,怎麼比呢?

雲林縣土地面積將近13萬公頃,這應該包括外海填海造陸增加的離島工業區,人口規模在1970年代達到高峰,80餘萬人,50年後的今天,雲林縣人口已經掉出70萬大關,正往68萬人或更少前進中。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到大歷史課本沒教過的故事,假設台灣是一個國家,自己的開國元老應該是一個重要問題,且可能不是一個當代的議題,歷史會累積與堆疊,也會清掃與排除,海水退了,才知道誰有穿衣服,是這個意思嗎?

這個人,我從來沒有聽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女何必入風塵,這是嚴長壽對澎湖發展觀光的評語。一個先天條件如此優秀的小島,維持天然就是最好的發展策略。每年超過百萬人次造訪小島,暑假是高峰,冬季人少了,季節工作者又回到台南高雄,澎湖人又變成南部人。

這種願景當然好說,不好做,畢竟澎湖是各類人種組成的小社會,十萬多一點點人口,說少也不算少。土地面積一萬兩千多公頃,都市計畫面積還不到10%,計畫人口也不多,五萬多一點,主要人口集中在馬公市,這裡的六萬多人口有四萬多人住在都市計畫區。聽說澎湖有幾十處的漁港,有聚落就有自己的漁港,一方面是風險分散,另一方面也是聚落傳統的延伸。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境之南,屏東縣是農業大縣,人口逐年下降,現在已經來到80萬底線,土地面積27萬公頃多,扣除雄偉的大武山群,境內平原區及坡地超過1/3土地是農業發展特區,南方的恆春半島更自成一格,據說是該地區是相思樹的發源地,也是外來種洋蔥的新故鄉。

屏東的水源夠嗎?看你所指為民生、工業或農業用水,整體而言,應該夠,只是多數借給高雄民生及工業使用,屏東人還是習慣地下水,甚至特殊的伏流水,小時候住在屏東,白油井,浮流水的水質乾淨可生飲的印象深刻。屏東的電力夠嗎?核三廠要封了,風力及太陽光電可以創造每年40億發電量嗎? 這當然不是屏東人說的算,台電大哥負責南北調度,不夠當然找他算帳,對吧?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