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中學 (1233)
- Mar 24 Sun 2019 00:29
台中林酒店,2015年5月22日開幕,遠觀
- Mar 20 Wed 2019 00:03
國土計劃的目的是甚麼? 彰化國土計劃二
國土計畫法2016年通過至今已經3年,當初的立法目的很宏觀: 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保育自然環境與人文資產,促進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強化國土整合管理機制,並復育環境敏感與國土破壞地區,追求國家永續發展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國土計畫進行至今,實際上的目的與七大立法目的有否明顯差異。
首先,2018年5月通過的全國國土計劃,算一算頁數大概11個章節、116頁,3個圖、2個表,說精簡算客氣,因為這本計畫書連納入教科書都不知道怎麼講解。
- Mar 16 Sat 2019 22:41
中台灣觀點的起起落落
中台灣是一個地理名詞,也是一個文化載體。以1920年台中州為本,中台灣包括中彰投三個行政區,人口約460萬人,土地面積70多萬公頃,說大不大,但是說小,就過分了。
中台灣本來以彰化平原為較早開發區,後來延伸到南投與台中,到日本時代逐漸形成以台中市為核心區,原因可能很多,但是1915年創立台中一中應該多少有點影響,這個台灣人最高學府從1915年起就扮演吸收全台灣各地精英到台中共同生活、共同改造台中的角色。起源其彰化孔廟的台中師範學校直到1923年復校後才在台中落腳,這是另一處促進台中市成為中台灣核心都市的重點據點。
- Mar 13 Wed 2019 09:15
農地價值漲了3倍,然後呢?
蘋果日報斗大的標題寫著: 透過12萬筆實際交易資料分析,台灣農地在過去8年漲了3倍,每公頃高達4,800萬元,算一算每坪農地價格不到2萬元,約1.6萬元,也就是從每坪五千多元漲到1.6萬元,這樣的漲幅,合理嗎?背後動力是甚麼?違規使用者促成的嗎?
相較之下,台北101大樓每坪584萬元算甚麼?
- Mar 13 Wed 2019 08:37
桃園國土計劃,從了解現況開始吧
今天有機會參與桃園市國土計劃的討論,厚厚的報告書隱藏了幾十年累積的問題,規劃者嘗試在這處222萬人、土地面積12萬公頃,加上10萬公頃水域的成長特區找到未來20年的成長規範,引導可能的成長方向到集約、大眾運輸導向、整體開發區。可能嗎?
桃園與台中是台灣僅存兩處依然存在成長動能的直轄市,桃園在過去30年多了近90萬人,台中也不惶多讓,過去30年硬是增加了80萬人,面對人口萎縮的大環境,這兩處成長特區的未來如何合理定位呢?繼續允許人口無限量的移入,或者採取合理的措施限縮人口的移入,彌補過去幾十年快速成長過程中來不及準備的道路公園與學校?
- Mar 11 Mon 2019 00:22
台中港生活史,策展與永久典藏
台中有海,但是海港台中似乎距離台中人生活頗遠,從火車站到台中港約24公里,17年前我們努力地推出台灣大道運動,嘗試整合港區與市區,形塑一個整合的台中。
台灣大道有了,三井也來了,我們還能做甚麼?
- Mar 05 Tue 2019 01:11
水林經驗是地方創生的典範嗎?
26歲的小女孩,為了延續家族政治傳統,接管了水林鄉,10年前的場景彷彿昨日。
水林鄉曾經是一個4萬多人口的小鎮,加上鄰近的北港與口湖,這裡是一處人口超過10萬人、可以自給自足的小型都會。然而1970年代興起的戰後經濟奇蹟將人口從鄉村帶往都市,水鄰的人口數就此一去不復返,如今已經來到25000人的大關,如果沒有具體的作為,這個關卡可能也將失守。
- Mar 01 Fri 2019 01:13
TC探索台中系列01: 台中市境內第一間、或者最老的房屋在那裏?甚麼時候蓋的?
台中市是中台灣最大都市,人口已經超過280萬人,市內房屋數量超過一百萬間,每年產值超過三兆元。
聽起來很可觀,可是我們好像沒有問過一個很基本的問題: 這個都市第一間房屋到底在那裏蓋的?台中市到底甚麼時候出現永久性聚落與房屋?退而求其次,台中市境內最老的房子在那裏?
- Feb 25 Mon 2019 00:24
從前竹都市計畫開發方式爭議論台灣都市計劃體系
監察院調查處來函,台中烏日前竹地區區段徵收案可能有弊端,需要協助調查。問題羅列了一堆,多數是法律與行政作業名詞,顯然對當下政府體系而言,這個已經進行多時的都市計畫開發案,應該要停一下了。
是這樣嗎?
- Feb 22 Fri 2019 22:57
當方整的計畫街廓遇到章魚爪般的地籍界線
自然發展區與計畫發展區最明顯的差異在於街廓的方整度,自然發展區通常沿著地籍界線開展建築行為,因為地形與地勢等差異,自然發展區的鄰棟界線可能形狀不一,個別使用者的進出動線不一定與主要道路有直接關係。
反之,計畫發展區則以棋盤式或者放射性街廓為本,街廓與道路通常關係緊密,房屋使勇者進出基地內外相對容易。
- Feb 21 Thu 2019 00:25
七股都市計畫,十五年後
15年前,台南縣七股鄉啟動新訂都市計畫作業,在鄉公所附近畫設了一處面積約171公頃的範圍,裡面有5個既有聚落,外加約台糖公司31公頃的特定專用區土地。
2003年區委會通過這個新訂都市計畫範圍案,啟動了新訂都市計畫作業程序,然後在內政部都委會無同理心的作祟下,七股鄉都市計畫被擱置了15年,理由: 這個人口流失區,怎麼有資格將特定農業區及台糖土地變更為可發展用地呢? 這根本就是炒土地之舉。殊不知,新訂都市計畫除了迎接未來需求外,其實還有一種類型: 刺激地方發展。
- Feb 18 Mon 2019 23:59
地方創生筆記速寫: 棄國論?
甚麼是地方創生?問一百個人,可能有兩個答案: 不知道、外加自我想像的答案。或許就如同醫學界面對的難題,生老病死怎麼可能輕易被人歸類,同樣的病,因為病人不同體質與生活背景,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治療方式。
首先,甚麼是地方?地方是一個甚麼單位?單元?跟個人一樣嗎?有清楚的個性與主體性嗎?一條街算不算一個地方,一條可能只有十間房子、百間房子,甚至千間房子的街道,可以算成一個地方創生單元嗎?
- Feb 13 Wed 2019 00:23
美援與台中的關係初探: 空間線索
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在19世紀牡丹社事件中隱含了不少伏筆,雖然主角是日本與清國,但是背後的美國力量已經現身,美國對台灣的認識與興趣與日俱增。
蔣介石與美國的關係更是一筆又一筆的爛帳,二次大戰後,台灣與日本關係解除,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進入混亂期,戰敗的國民黨集團來到台灣後,本來已經終止的戰時美援,在東西陣營對峙下開展的韓戰、越戰陸續爆發,又再度出現,從1951年到1965年,帳面上,除了40多億元的直接軍事援助外(借用台灣作為空軍基地),美國至少投入將近15億美金援助台灣建設,建設項目幾乎遍布全台灣各地,影響層級相當驚人。(二戰後,美國也在歐洲進行馬歇爾援助計劃,算一算也有130億美金)
- Feb 02 Sat 2019 01:34
台中美僑新村角落: 中山招待所餐廳?
台中真的很大,加上時間演化的進程,新舊之間常常找不到座標可以對照,徒增認識台中的困難度。
今日在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個廣告,主人顯然與台中社會有些脫節,討論多時的台中與美軍招待所、美僑新村、美國生活方式關聯性顯然沒有引起此屋主人太多的興趣,這家無料理餐廳自成一格地躺在台中市西區的角落裡。(富邦天空樹算甚麼?)
- Jan 20 Sun 2019 13:01
國土規劃: 兩國一線,兩地一線之解方?
一島兩國 One Island, Two Countries
位在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島上有兩個國家: 海地與多明尼加,這個島面積是台灣兩倍大,總人口規模也與台灣相當,但是卻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體。
- Jan 14 Mon 2019 01:10
思考一個研究題目: 軌道台中
臺中軌道軸線資源調查研究建構現代化城市發展開拓史
格魯克的提醒很有趣,軌道台中當然不只是既有平面或者高架化鐵道,在台中城市發展史上,清泉崗國防物資運送鐵路、人力台車軌道、糖業鐵道、林業鐵道、港口鐵道等皆扮演過重要的角色,軌道台中除了人員運送,還有物資及資源的運輸,點線面的意義非凡。
- Jan 13 Sun 2019 02:18
台中人物紀錄: 中山路張鴻標外科為引子
台中市原來只是一個小都市,核心區的人事物經常糾葛在一起,看似有趣,其實內容隱含很多的社會關係網絡。今晚聽聞中山路張鴻標外科醫師(中國醫大附設醫院張士三醫師的父親)的小故事,得知他夫人徐麗萱的父親是前任台中市議長及省議員徐灶生(1901-1984),找資料過程中看到一本還沒接觸的書,改天真的要找來好好閱讀一下。(中山路還有很多故事有待挖掘)
作者黃稱奇(1925-)算是傳奇人物,員林人,念過台中一中,1950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第一屆美式住院醫師教育時代。
- Jan 08 Tue 2019 01:26
中台灣的麥當勞傳奇: 大城食品城
- Jan 08 Tue 2019 00:12
逢甲大學城與逢甲商圈之爭
逢甲工商學院1960年創校於大坑山區,短暫在北屯國小借用校舍2年,於1963年來到西屯校區,並於1980年改制為大學,校園面積歷經多次擴充,將近60年的時間裡共有9任校長擔綱大任,專任教師超過600名,各類學生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算是中台灣學生人口最多的大學,雖然資源並非排名第一,每年總收入約在35億元上下,其中有超過一半投入教學支出。
一個超過兩萬名師生聚集的大學,單單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就可以創造龐大的商機,想當然爾,逢甲大學周邊必然形成逢甲商圈,2015年高峰期,今周刊這麼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