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政策是必然趨勢,因為綠能已經不再只是新鮮的能源政策,而是國際產業發展必要一環。在此基礎上,台灣各地原有能源供給高度集中化現象可能正在面臨挑戰,其中一題是: 地方能源自主性。
以台東為例,土地面積3,51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多年來無法突破30萬大關,現有發電廠規模小,缺乏自主性,必須仰賴西部能源饋線供應。然而台東腹地廣大,難道沒有發展自主綠能產業的空間嗎?答案很弔詭,有土地,不一定有人投資,有人投資卻不一定能夠通過環境檢測考驗,更重要的,原住民傳統領域處處可見,這是機會,還是限制條件,似乎並非單純的文化現象,可能涉及多方政治角力,而非單純的中央與地方權力分合。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0/6 內政部正式回應縣市合併議題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邀請行政院副秘書長何珮珊、內政部長徐國勇等相關部會官員就「我國行政區劃之現況檢討、區劃標準、未來規劃與效益評估」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定專用區,這是都市計畫法39條明定項目: 特定專用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不得違反其特定用途之使用。 我們要問,甚麼是特定專用區?此類分區與住宅區、商業區及工業區有何差異?
醫療專用區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明敏教授,1923年出生,出生於台中大甲。
彭明敏,出生在日屬台灣時期的台中大甲,原本就讀雄中,後來轉學至內地日本兵庫縣的關西學院,大學考取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1944 年為躲避戰亂和日本當地強行徵兵,而到長崎投靠兄長,結果遭遇美軍空襲轟炸,左臂因此被炸斷,所幸在長崎醫院由日籍古屋野和台籍陳新賜兩位外科醫師合作下成功救治。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屏鵝公路沿線最鮮明的地景,雖然沿途能見度低,但是從上空將可以見到將近52公頃雜林土地上鋪滿光電板,新時代來了。
51.9公頃土地上預計布設21.93萬平方公尺的光電板,加上其他設施,共計使用32.5公頃,或62.6%土地做為光電相關設施用地。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網路上看到這張圖,一個以硬體為主軸的社會住宅演化解說圖,老實說,真的不知所云,先留下紀錄,改天好好檢視一番。
有鑒於「住屋生態」一直是臺北市的重要課題,北市府自103年即開始推動社會住宅計畫,將過去大家熟知的國宅逐步轉變成為社會住宅1.0,並積極以更多元的方式興辦。目前可申請承租社會住宅的對象,基本上須為年滿20歲的國民,在臺北市設有戶籍,或在北市就學就業、有居住需求者,再者,申請人與其配偶、戶籍內的直系親屬必須均無自住宅也無承租國宅、公營住宅與社會住宅。為保障弱勢,家庭年收入低於公告受理申請當年度本市百分之五十分位點家庭之平均所得,且所得總額平均分配全家人口,平均每人每月不超過本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三點五倍者,亦為資格條件。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地徵收轉型正義篇
晚上在找一處1953年國防部徵收新店陳家田地供聯勤建築兵工保養廠案,該案後代在60多年後突然回頭舉證當時徵收程序有瑕疵,明明應該每百斤135元徵收價,結果只給每百斤116年,地主後代因此主張當時的徵收失效,要政府發還土地。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學指考今天放榜,高中畢業生爭取最後入學機會,奮力一搏。新聞報導指出一個地域性現象,值得重視。
誰有資格上台大?大學考試分發入學今天上午8時放榜,台灣大學統計,有1514名指考生錄取台大,其中30%來自台北市、21%來自新北市,占比較高,與全國人口比例分配有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地區透過都市計畫法機制,允許地方政府將一定範圍內土地進行使用分區及公共設施用地指定作業,被劃設為公共設施用地之私人土地,政府可以透過徵收、重劃等手段,將其公共化、公有化。在徵收前,私人地主依然擁有所有權,可以在公共設施用地臨時使用辦法框架下,進行有限度開發利用。
使用分區呢?被劃設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類型土地,等於國家賦予該類土地一定程度發展權,附加啟動發展權、建築行為之配套條件,例如必須透過細部計畫開發工具執行,例如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方能落實發展權。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一個位於海邊的農場,面積幾百公頃,至少400,應該有過他的輝煌期,隨著時代演化及天然條件的改變,農場土地使用面臨改變與被改變的轉折。
1986年葦恩颱風後,這裡被改變了。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pen data with an angle. 資訊公開與資訊開放有別嗎? open data vs open governance
知行合一,可能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維基百科: 《斯卡羅》(排灣語:seqalu,英語:Seqalu: Formosa 1867)是2021年的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改編自陳耀昌教授2016年創作小說《傀儡花》,劇名源自曾存在於臺灣本島瑯嶠地區(恆春一帶)的政權——斯卡羅(瑯嶠十八社)。由吳慷仁、温貞菱、查馬克・法拉屋樂、雷斌・金碌兒、法比歐、黃健瑋、周厚安、黃遠、雷洪、夏靖庭、余竺儒、張瑋帆、郭芷芸、程苡雅等人演出。於2021年8月14日起在公視主頻每週六晚上21-23點首播,LINE TV每週六22點播出,每週日18點於myVideo和Netflix上架新集數。
斯卡羅與琅墧十八社空間示意圖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下一張天下雜誌調查資料,改天要來好好檢視一下區域性變化。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機場最有名的是全台灣幻象2000唯一駐地,機場出現於1930年代,1944年,大日本帝國在硫磺島戰役作戰時的主力基地,也成為全臺灣被同盟國炸彈空襲總量最高的城市與基地。二次大戰後,新竹機場持續擴大,目前占地面積約600公頃。
機場的出現有其軍事目的,這是高於地方發展的國家安全需求,也因為如此,機場的運作及擴編對周邊環境影響巨大,周邊社區及居民只能容忍,無能挑戰。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國土功能分區圖確認階段,大眾關心焦點開始放在非都可建築用地如何順利轉軌,轉軌功能分區後的個別允許使用認定。
這些真的是重要課題嗎?沒錯,這是受關注課題,但是,只能直接對決、一對一處理嗎?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個八十年產業園區,歷經不同政權,不同經營者,周邊環境從無到有,從有到複雜。走到今天,產業園區土地與設施面臨轉型壓力。高雄煉油廠機關用地與產業用地如何從封閉園區轉型為擁有進出道路專區,這是一場競賽。
一張圖道盡轉型的走向與細節。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體計畫與個人期待
台灣每塊土地都有計畫屬性,也就是說,每塊土地可以做甚麼使用,其實早有定見,至少從政府面。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軍水林營養工作站 雲林縣府列冊歷史建物 2020/1/15
美軍1968年在雲林縣水林鄉進行人工牛乳試驗計畫,當時興建的營養工作站,現在已變成水燦林國小圖書館,水林鄉公所特別記錄這段歷史,15日雲林縣政府認為營養工作站具有文化資產潛力,已列冊追蹤準備提報為歷史建物。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土法2016年通過, 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保育自然環境與人文資產,促進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強化國土整合管理機制,並復育環境敏感與國土破壞地區,追求國家永續發展。
國土法45條規定,兩年內公告全國國土計畫,於是,全國國土計畫2018年4月公告實施。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